-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让渭北旱塬亮起来的那道“红光”
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基础落后,人丁稀少,这是一个典型的穷乡僻
壤。陈红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这里一俯身,已是十多年。
崎岖绵延的大山,阻隔了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也渐渐封闭起这个自给自
足的“世外桃源”——阻隔了新新世界的喧扰,却也阻隔了本该沐浴的科技之
光。
十年前,受困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渭北人,依然过着手工耕作的小农经济
生活,部分人生活艰苦,甚至交不起电费。而山区农网线路长,电路老化严
重,电力设施短缺,且电工严重不足。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渭北人,真正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而有一人的出现,渐渐改变了这
样的局面,他就是陈红光。也许起初只是一点微光,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打
磨,现在的他,已经犹如一把火炬,明闪闪的光亮,照亮了曾经幽闭的渭北旱
塬,也照进了普通民众的心中。
子承父业,做灵源的点灯人
陈红光是南乡人,1969年生,家中老父亲年事已高,但年轻时也在电力系
统工作。“我父亲很理解我的工作,我不能照顾他也能谅解我,知道我是8小
时上班,24小时待岗,我也算是接了父亲的班。”陈红光说,虽然家人都能体
谅,但他还是觉得亏欠家人孩子的太多,他已经记不清他有多久没有回过家过
年了。
有了父亲的理解和支持,他工作起来更加积极和踏实。在调任**供电所之
前,陈红光已经在灵源供电所工作超过10年。
灵源镇地处乾县城东端,与**县接壤,地域分布在312国道两侧,交通便
利,经济发达,近年来,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纷纷落户,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
大。在上级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灵源供电所积极与乡镇府、村委会沟通,
争取农网改造指标。在陈红光的带领下,灵源供电所相继对20多个综合台区进
行了农网改造,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2012年12月26日,陈红光所在的灵源供电所迎来了灰坡村村民代表送来
的“人民公仆心系百姓”荣誉框镜,乾县电视台对陈红光今年来的农网改造工
作进行了专访。
这10年里,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把灵源翻了个遍:几十公里的电网线
路全部铺完,亲自翻越过所有高地。每条电网线路从哪开始、通往哪里、连着
几户他都特别熟悉,比回家的路还熟悉。“在啥岗,办啥事。”就像陈红光自
己说的那样,在电网改造的大潮中,他以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供电问题
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拉开了改变电网全面铺设的序幕。在2006至2012年6月
间,灵源供电所借公司完善农网改造之机,具体完成千伏线路改造37公里,10
千伏线路改造10公里,到2013年网改计划完成后,灵源供电所辖区综合台区
网改率达到100%。
陈红光在任灵源期间,使当地的电力发展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住户多
少年来点着煤油灯,终于通了电;有些住户家境困难,陈站长自讨腰包帮他们
安电表、交电费。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灵源“点灯人”。
讷言敏行,用结果回答质疑
为了实现全乾县电力的全面供应,2015年1月,陈红光被指派到了**镇。
这是一片广袤的山区,位于乾县北部,属渭北旱塬沟壑区,随处可见荒沟荒坡。
艰苦的自然环境令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发展,留老弱者依山而过。这里
山路崎岖,地广人稀,没有发达的旅游经济,是乾县经济最落后的地区。
面对此情此景,陈红光却满怀热情,斗志昂扬,憨憨地说:“我是土生土
长的农民,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我太高兴了”。
如果了解一下他的行动,你就会明白这并不是在打官腔。陈红光上任两个
月,经过挨家挨户地走访,已熟悉家家户户的用电情况,连偏远的五保户家里
的情况都摸的一清二楚。他性子直,为人爽快,又乐于助人,能很快和村民们
打成一片。但也正是因为他亲民朴实,刚去了解情况时还遭到了好多村民们的
怀疑,不知是谁,问的这么细致,经常活干完村民们不知谁是领导。
“要在这么高的坡上架线,这能行吗?”“知道你们也是为大家能用上
电,但这座山啊……唉……”“陈站长,来喝口水吧。”经常有施工附近的居
民问候他们几句,眼神中带着期待,却也有长久隐匿起来的无奈。
期待也好,质疑也罢,面对这些,陈红光从来不多说话。临近春节之际,
得知有部分线路因地形影响而无法架线,他带领了3名电工奔波在崎岖不平的
山路中,来来往往,记不清多少个来回,流了多少汗,衣服被打湿了多少次,
硬是在两天内用人力完成公里的线路覆盖和公里的架量。
上任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