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3).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后习题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3).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两汉王朝除国办太学之外,还有“地方官学”,即“郡国学”和“县学”两级,有专门的太学导师“五经博士”,有国家规定的儒学课本。这表明汉朝()

A.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教育规模的发展

C.教育体制较完备

D.儒学教育盛行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除国办太学之外,还有‘地方官学’”“有专门的太学导师‘五经博士’,有国家规定的儒学课本”反映了汉朝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制比较完备,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教育规模的发展和儒学教育盛行,而是说明教育体制较完备,故B、D两项均错误。

2.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官办译书局,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为例,所翻译的自然科学类书籍占80%,社会科学类仅占20%。翻译著作的差异性表明()

A.“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芽

B.洋务运动培养大量翻译人才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侧重学习西方的实用性技术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为例,所翻译的自然科学类书籍占80%”,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实用性科技,故选D项。

3.1912年,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积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蔡元培注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素养

C.北京大学是当时的一流学府

D.蔡元培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人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积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可知蔡元培注重全方位提高学生素养,故B项正确;A、D两项不是题干材料主旨,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可知当时北京大学还没有成为一流学府,故C项错误。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的机会。该时期我国()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教育事业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教育事业建立,故D项正确。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火药 B.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D.造纸术与印刷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故选D项。

6.宋朝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汉初已有幡纸代简……蔡伦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弥工。”此记载()

A.说明了蔡伦对造纸工艺的改进

B.证明了蔡伦对“纸”的发明

C.否定了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

D.反映了造纸技术发明的艰难性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汉初已有幡纸”说明汉初已有纸,而“蔡伦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弥工”说明了蔡伦对造纸工艺的改进,故A项正确,B项错误;题干材料肯定了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造纸技术发明的艰难性,只反映了造纸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

7.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数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量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

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

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

答案:A

解析:1929—1933年正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大量美国人失业,读书人数量的增加反映了他们渴望从阅读中寻找精神慰藉,故选A项;材料仅提到美国读书看报的人数迅速增加,并未涉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排除B项;读书看报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