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兔兔www.xuetut
5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6年第41卷
煤制天然气气质产品组成分析
崔德春,门秀杰,李强,徐庆虎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
摘要:煤制天然气不同于常规开采的天然气,是通过化工过程合成的富含甲烷的燃气,产品气的化学组成决定了最终产品气的质量,而产品气中各组分的含量水平受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不同单元工序的影响。结合现有单元过程的技术水平,本文分析了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煤制天然气各个单元工序对最终产品气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基于工业生产结果和项目设计数据,归纳分析了现有生产水平下煤制天然气组分的含量水平,并讨论了产品气中甲烷含量与产品热值的关系。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产品组成;生产工艺;热值;甲烷
中图分类:TQ22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219(2016)02-52-05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体,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偏低。大量煤炭资源直接燃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中国未来对天然气需求量很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总需求量为3000亿m3,国产仅1500亿m3,缺口将达到1500亿m3。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发展煤制天然气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6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6个,获得发改委“路条”项目共计14个,建成、在建、拟建煤制天然气项目总设计产能1700亿m?/a左右。
煤制天然气是通过煤气化制得合成气并进一步通过甲烷化反应合成的替代天然气。尽管煤制天然气中的主要组分为CH?(设计平均值φ(CH?)≈95%),但是受生产工艺的制约,在组成上不同于常规的气田天然气和油田天然气。本文分析总结了现有工艺技术水平下煤制天然气气质产品的组成以及影响产品组分含量的关键性工艺单元,期望为优化生产操作、制(修)订煤制天然气气质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收稿日期:2015-06-11;作者简介:崔德春(1968-),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炭转化和合成气转化技术研究,电话010电邮cuidch@;联系人:门秀杰,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炭转化和合成气转化技术研究,电话010电邮menxj@。
1生产工艺简介及产品组成特征
1.1生产工艺简介
国内外已有的和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的一般工艺路线如图1所示。首先,洗选后的煤通过气化工艺生成粗煤气,粗煤气通过净化处理将其中大部分的固体颗粒物(飞灰)、焦油、NH?和氯脱除,以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净化后的煤气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WGS)或者是补充一部分氢气来调节H?/CO比,使合成气组分更好地适应于甲烷化反应。调整好氢碳比的合成气经脱酸性气体处理后,除去H?S和CO?等酸性气体,然后进入甲烷化反应单元装置进行甲烷化反应,所得粗产品气体经干燥后即为煤制天然气产品。煤气化、粗煤气净化、水煤气变换、酸气脱除、甲烷化和脱水干燥等单元操作是煤制天然气的核心工艺单元。
弓僻
弓僻
氏安涸
产咽燥
里花
精脱硫
沓痪
煤气化
原料煤
空分
→SNG
图1典型煤制天然气生产工艺流程图
1.2产品组成与特征
由于煤制天然气是通过较长的化学反应工艺流程所得,所以工艺过程中选择的单元操作工艺、条件等不相同时,将导致终端煤制天然气产品气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变化,而这种产品气组成成分和含量的改
学兔兔www.xuetut
第2期摧德春等:煤制天然气气质产品组成分析53
变,对下游产品气储运和终端利用可能会有影响。分析可知,最终得到的煤制天然气产品组成由单元装置脱除杂质成分的能力和甲烷化反应的选择性决定。表1和表2列出了典型煤制天然气工艺过程对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组成影响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特征。
表1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及后续产品气组成
组分
体积分数/%
气化气
变换气
甲醇洗净化气
甲烷化干燥气
H?
39.58
41.23
62.94
2.23
CO
15.39
12.31
18.79
50×10-?
CO?
33.41
35.17
1.62
0.49
CH?
10.93
10.65
16.26
96.24
N?
0.2
0.2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