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里海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docxVIP

南里海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ol.32,No.5Oct.2011第32卷第5期2011年10月新疆石

Vol.32,No.5

Oct.2011

第32卷第5期2011年10月

XINJIANGPETROLEUMGEOLOGY

南里海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高敏,何登发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依据南里海盆地中15个大油气田的资料,应用研究含油气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进行剖析,探讨了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和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南里海盆地主要发育麦考普组-红层组含油气系统,盆地北缘的大型走滑挤压构造带的油气地质条件最为优越,目前已发现的大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该构造带上。里海东西两侧岸线附近的褶皱带也具备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有望成为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麦考普组-红层组含油气系统比较年轻,油气的生、运、聚活动仍然活跃,因此,即使是目前勘探程度较高的北缘构造带,仍然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南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大油气田;含油气系统;成藏作用;分布特征

文章编号:1001-3873(2011)05-0569-06中图分类号:TE112文献标识码:A

南里海盆地西起格鲁吉亚西部,穿过阿塞拜疆、南里海和伊朗北部地区延伸至土库曼斯坦西部,为一个北西—南东走向的长条形盆地,盆地面积287358km2.在盆地周围环绕了一系列的褶皱造山带,包括大、小高加索褶皱带,扎格罗斯褶皱带,厄尔布尔士褶皱带以及大巴尔汉山脉等(图1)。

国界线海岸线盆地边界主要城市油气田周边盆地界线周围褶皱带

图1南里海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油气田分布

I—库拉次盆;Ⅱ—南里海深海次盆;Ⅲ—西土库曼次盆;IV—南里海第三纪次盆;V一科贝斯坦-阿普歇伦次盆;V—阿普歇伦—滨巴尔汉隆起带

南里海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弧后残余洋盆,具有深度大、快速持续沉降以及充填大面积的巨厚三角洲-海底扇沉积等特点。其基底埋深超过20km,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的基底由被减薄的陆壳及洋壳组成,周边板块的构造运动直接决定了盆地的发育过程,从而决定了盆地的含油气性。残余

洋盆普遍具有重要的油气价值和勘探前景1-31,分析南里海盆地的含油气特征对其他残余洋盆的研究及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早在19世纪60年代,南里海盆地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油气开采,迄今为止共发现176个油气田,资源量达61.86×108m3(据IHS2009)。目前对南里海盆地的勘探多集中在北缘构造带,而其他部分则较少涉及,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仍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

依据南里海盆地15个大油气田的资料,对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1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1.1大地构造背景与盆地形成演化

南里海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弧后残余洋盆,它的形成是自三叠纪开始的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许多微陆块相互作用的结果4。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经历了2个大的阶段:侏罗-白垩纪弧后盆地的张开阶段和古新世以后盆地关闭阶段。

(1)二叠-三叠纪是劳亚古陆形成的主要阶段,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西伯利亚地块与劳俄古陆在此期间发生了缝合5.。二叠纪时基梅里板块发生漂移,使得新特提斯洋开始发育④。早三叠世,沿古特提斯洋的北部汇聚边缘发育了一个活动的俯冲带7,8,使欧亚板块南缘产生了早期的基梅里火山弧,并导致在原黑海地区与西西里亚—图兰板块的边缘地区产生了裂谷5,7。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继续向北俯冲,直到一些

收稿日期:2011-01-20修订日期:2011-06-08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08E-060903)

作者简介:高敏(1987-),女,山东临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石油地质,(TelE-mailjenny-8887@163.com.

·570·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

·

微陆块陆续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拼合,古特提斯洋随之关闭④。

(2)侏罗-白垩纪晚三叠世的强烈碰撞变形之后,新特提斯洋的北支沿着拼合后的新欧亚大陆的南缘继续向北俯冲,该俯冲带的海沟扩张作用导致了原南里海弧后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