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大附中东部分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B“只有通过实践检验为真理的认识,才能指导我们去科学地改造世界”说法有误,原文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说明只要是“认识”就可指导实践,只不过经过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形成真理。

C

A.“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获得感性人认识是结果,但未必是目的。

B.“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D.“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选项混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3.D

A.“吃一堑,长一智”指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并没有体现出“两次飞跃”。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指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没有体现出“两次飞跃”。

C.“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而后知至”是“格物”的结果,并非“两次飞跃”。

D.“从斗争中学习,在学习中斗争”中的两次“斗争”因为“学习”而有了本质的不同,体现了“两次飞跃”。

4.①要培养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②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③要培养学生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④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去培养学生。(每点1分)

5.①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掌握了解客观规律,“行之愈笃”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②认识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认识,“行之愈笃”也是检验“知”是否正确的过程;③人在实践中能积攒丰富的经验,又会产生新的认识,故而“行”又是对“知”的发展。(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D7.C

8.①忠实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心理活动,使圣地亚哥坚毅、勇敢的硬汉形象更加丰满②表达了对老渔夫永不屈服的精神的赞美,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每点2分,从情节和艺术效果角度思考亦可酌情赋分)

9.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但不服输。(1分)终于在三天两夜的搏斗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2分)返回途中鲨鱼抢夺他的战利品,经过五次激烈的搏斗,(2分)最后拖回一副鱼骨架。(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DFI11.B12.B

13.(1)所以圣人对民众施用刑罚,并不是因为憎恨民众,而是以爱护为根本。(“与”,施用;“恶”,憎恨;“本”,根本。)

(2)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宗旨;第一个“明”,名词作动词,彰明、彰显;“亲”,亲近爱抚。)

14.①墨子认为要以天为法,相爱相利;②孔子认为要奉法利民,廉洁公正;③韩非子认为要严刑酷法、赏罚分明,与时俱进。(每点2分,三点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行呢?所以说:最好是以天为法则。天的运行广大无私,它的恩施深厚而不以德自居,它的光耀永远不衰,所以圣王以它为法则。既然以天为法则,行动做事就必须依天而行。天所希望的就去做,天所不希望的就应停止。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憎恨和残害。

材料二:

子贡要去当信阳宰,临行时,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要勤勉谨慎,要顺应天时,不要夺不要伐,不要暴不要盗。”子贡说:“我从年轻时就侍奉您,难道您还担心我会有偷盗的行为吗?”孔子说:“你没弄清我的意思。以贤人代替贤人,这叫做改变;以不贤者代替贤人,这叫做伐;法令下达缓慢惩罚却很急迫,这叫做暴;把好处都归于自己,这叫做盗,盗不是所说的窃取财物。我听说,懂得为官之道的人,依法行事来为民造福;不懂为官之道的人,歪曲法律来侵害人民,这就是百姓怨恨官吏的原因。作为官吏最重要的是公正,面对财物最重要的是廉洁。廉洁公正的操守是不能改变的。隐匿别人的优点,这叫蔽贤;宣扬别人的缺点,这是小人。当面不互相告诫,而背后相互诽谤,不会友好和睦。谈到别人的优点,如同自己有这些优点;谈到别人的缺点,如同自己有这些缺点;所以君子对任何事都要谨慎。”

材料三:

圣人治理民众,是从根本上考虑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