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土壤的形成.docxVIP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土壤的形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土壤的形成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土壤的性质与形成

精讲点拨

1.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性质

影响因素

土壤含水量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土壤透气性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

土壤酸碱度

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是一致的;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弱,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

土壤温度

①“收”:直接来源为太阳辐射。

②“支”:地面辐射、蒸发。

③“调”: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人类活动(如覆盖黑膜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降低;覆盖透明膜可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

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气候

[知识拓展]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

①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

②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③干旱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偏碱性。

④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生物

①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图解如下:

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

(4)地貌

[知识拓展]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特点

①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②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

③迎风坡:降水多,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④高原: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

⑤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水、气组合较好。

⑥平坦地形: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土壤。

(5)人类活动

真题感悟

[典例][2020·浙江1月卷]如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

(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D.矿物养分流失快

[解题能力培养]

[答案](1)(2)

变式演练

[2024·九省联考河南卷]挪威南部某高寒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地衣、小灌木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下图);夏季地衣下的土壤温度比灌木下的土壤温度高1.45℃。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植被“绿化”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

C.光照增强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A.日温差变大

B.厚度增加

C.有机质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关键能力提升

能力点

[真题感悟]

[典例]答案:(1)B(2)B

[变式演练]

1~3.解析:第1题,海拔越高,热量条件往往越差,高海拔地区因热量条件较差限制了灌木的分布高度。近年来,该地区灌木向高海拔的地衣群落扩张,植被出现“绿化”现象,说明温度升高,热量条件更加充足,更高海拔处也适合灌木丛的生长,B正确;制约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而与降水、光照、风力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第2题,灌木地上生物量较多,植被对太阳辐射产生较强的遮挡,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土壤温度更低,A正确,C错误;太阳辐射是地面温度升高的直接热源,与大气逆辐射关系不大,B错误;土壤温度低释放地面辐射较少,且释放地面辐射量的多少是土壤温度高低对应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第3题,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日温差变小,A错误;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的形成,厚度增加,B正确;灌木的枯枝落叶多于地衣群落,土壤有机质增多,C错误;灌木扩张,生物多样性增多,D错误。故选B。

答案:1.B2.A3.B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