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单用联用抗生素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pdfVIP

中医药单用联用抗生素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

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盆腔炎性疾病合并盆腔脓肿、盆腹膜炎,或出现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不在本指南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医院妇科专业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西医执业医师,相关护理人员和药

师也可供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GB/T1675.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T1675.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

3.术语和定义

3.1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ICD10编码:N73.901),原称急性盆腔

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

膜炎。古代医籍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多归属于“热入血室”、“带下病”、“妇人腹痛”、“癥

瘕”等病症范畴。

4.流行病学特点

[1]

盆腔炎性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为20-35岁,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权威

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说明PID确切的发病率。2004年全国14家医院妇科和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3590

[1]

例患者调查资料显示,PID患病率约占10.1%。2012年区域性普查的文献报道提示(通过文献检索和搜

集,对我国2001-2010年间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发表的有关盆腔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2]

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我国女性PID患病率为3.92%。2012年多阶段、整群抽取陕西省20878

[3]

例农村已婚妇女调查报道显示,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为53.4%,而盆腔炎患病率3.9%。一项区域性回

顾性研究显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以湿热瘀结、湿毒壅盛、湿毒壅盛兼血瘀、瘀毒内结及湿热蕴结五个证

型较常见,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提示其中湿热瘀结占33.6%,湿毒壅盛占22.8%,湿毒壅盛兼血瘀占15.2%,

[4]

瘀毒内结暂13.8%,湿热蕴结占11%。

若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未接受规范治疗,病情迁延则易反复多次发作,据资料报道25%的患者

[5]

可能再次急性发作,但临床实际复发率远高于这一数据。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痛、不孕症及异

位妊娠为其后遗症,且发生率与盆腔炎急性发作次数呈正相关,因此PID严重影响了生育年龄妇女的生

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5.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点

中医理论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发病以湿热入侵、热毒感染为主,主要病因为“热”、“毒”、“湿”、

“瘀”,关键病机是湿热、湿毒或热毒与血搏结。若经期、产后摄生不慎,或正气不足、胞脉空虚,湿

热毒邪乘虚入侵,直犯胞宫、胞脉,与气血搏结,邪正交争,则出现下腹疼痛,发热恶寒,或高热不退

[6,7]。本病亦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可从卫气营血辨证。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期病情急重、症状体征典型,中医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改善症状和体征、缩短

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降低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起到增效、

减毒的作用[8-11]。疾病初期症状轻微(亚临床期),中医药单用可起到抑菌抗炎作用以控制病情,疾病

后期余邪未尽(亚急性期),中医药单用可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病情缠绵和后遗症发生[12-1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2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