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免疫防御机能1.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自然免疫防御系统由皮肤、黏膜等外部防御部分,以及巨噬细胞和血清蛋白等内部防御部分组成,能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迅速作出应答,由于这种应答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无特异性,因而叫非特异性免疫。吞噬作用炎症反应2.特异性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物质接触后产生的,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异性,所以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纤溶酶原激活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血浆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当血管内出现血凝块时,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于血凝块上;第二类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处的纤溶活动,肾合成与分泌的尿激酶,就是一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第三类为依赖于凝血因子i2的纤溶酶原激活物,它包括被i2a激活的一些酶,如前激肽释放酶,其活化物激肽释放酶能激活纤溶酶原。第五章血液生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第三节血细胞生理第四节血液凝固第五节免疫系统第六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人体科学体液与内环境第一节概述一、体液与内环境体液:动物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内环境:构成了机体细胞生存的细胞外液称内环境,以区别机体生存的外环境。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通过神经和体液对影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调节,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血量约占7~8%,男性5~6L;女性4.5~5.5LACB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血量相对稳定的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滤过和重吸收相对平衡有关。血量运输功能:血液的运输是机体物质运输的主要手段维持稳态: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含大量酸碱缓冲对)防御机能:含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各种免疫抗体和补体系统。止血机能:含有凝血因子,损伤出血能激活止血机制三、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血浆55%1血液的组成2红细胞:99%3血细胞45%白细胞1%4血小板5水:91.5%6蛋白质:7%7盐糖脂氨基酸:1.5%8第二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血液血细胞(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55%)”颜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及其所携带氧气的多少。密度:一般在1.050—1.060之间。与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有关。红细胞的血液密度约1.115,白细胞约1.070。粘滞性: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其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通常其值是水的3.5—5.5倍.红细胞沉降率:把掺有一定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于一根细长玻璃棒中,观察一定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男为:2—8mm/h,女为:2—10mm/h。它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二、血液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气体、激素、各种细胞代谢产物和电解质)组成。血浆溶质与PH和渗透压的维持有关血浆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平均为7.40缓冲对由一种弱酸和这种弱酸的强碱盐组成,在一定范围内既能抗酸,又能抗碱具有快速缓冲血浆中酸碱变化的能力。血浆:淡黄色液体。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K2HPO4/KH2PO4;KHCO3/H2CO3血红蛋白K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K盐/氧合血红蛋白HL(乳酸)+NaHCO3—NaL+H2CO3H2CO3—H2O+CO2Na2CO3+H2CO3—2NaHCO3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有关而与大小无关1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的血浆渗透压.2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3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有血浆蛋白产生一小部分血浆渗透压.4胶体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具有重要作用。5血浆渗透压01红细胞02白细胞03血小板第三节血细胞生理形态、数量和机能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细胞器,呈中央双凹的圆盘状正常男性:450万—550万个/mm3,平均为500万个/mm3正常女性:3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