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陈洁张钰新质生产力、数字金融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149
新质生产力、数字金融与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陈洁,张钰
[摘要]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
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
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金融推动中国式
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东
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更强。
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不仅能够驱动本省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而且对相
邻省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数字金融;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24)06-0149-16
DOI:10.11778/j.jnxb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治理有效”纳入乡村振兴总体目标,明确了乡村治理的具体任
务。2022年2月,国务院颁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推进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驱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指导方向。在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①然而,受资源利用效率低
也是落实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陈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张钰,山东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
20ZDA064)。
①陆益龙、李光达:《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路径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6月总第305期
150JinanJournal(Philosophy&SocialSciences)No.62024SumNo.305
下、治理能力不足、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影响,乡村治理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
①②
结构不完善和农村空心化等诸多桎梏,阻碍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因此,如
何有效纾解乡村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体系滞后等问题,扎实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
化建设,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重点议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数字金融极大程度拓展了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深
度,能够优化乡村金融环境,有效赋能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方面,数字金融通
过基础设施,可向乡村地区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提高乡村金融服务可得
性,缓解乡村金融排斥问题,为乡村提供高效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中国
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凭借渗透性、普惠性特征,能够促进创
新要素快速向乡村集聚,提高该地区生产质效的同时,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为中国式
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蓄力。另外,数字金融还可推动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结合,助力
③
乡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型产业集聚,实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三农”新质生
产力。而新质生产力提升能够革新乡村生产、服务模式,全面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助
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那么,在数字战略持续推进关键时期,数字金融是否能够
驱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在其中的作用机理为何?系统解答上述问题
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
从现阶段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相关主体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
数字金融相关研究。陈一明和温涛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可通过提升金融服务和资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