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百合《语用学与语文教学》作业.doc

风中百合《语用学与语文教学》作业.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初读随记3

4254风中百合

第五章话语理解的主体活动

*能使用语言、会思维等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1、信息感知阶段

2、信息解码阶段的大脑活动。

3、信息储存阶段的大脑活动。

*语感:某一语言的本地说者对这一语言的共同感性知识。(这种对话语的直观感受,就是语言学上常提的“语感”。

它是人对语言的一种先天性素质,也是人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一种本领,它的获得,是素质和习得互相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语言知识: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

*语音:声母、韵母、声调。

*词汇:单纯词、合成词。

*语法:语序和虚词。

*语言能力与话语理解。

附图:

*联想

1、词语的联想

2、结构的联想

3、规则的联想

*话语理解必须借助大脑的短时记忆功能。(语言能力的内在运行方式)

一是决定句子结构难度的不是词语的数量,而是句子结构块的多少。

二是话语理解的板块有不同的层次。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观感受,是语言知识的外化表现,而语言知识是语言的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和储存:语感和语言知识可以合称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语用能力

能判别话语语法的正确与否,判别话语意义的不同层次,并对它们加以领会。

*联想是以大脑的功能和活动为物质基础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思维过程。

联想:

1、词语的联想(聚合联想和组合联想两类)

2、结构的联想

3、结构的联想(语用的规则)

第六章话语理解的语境影响

语境的构成因素

其一,语境指上下文关联

其二,语境指使用语言的外部环境。

其三,语境指语言环境和语言外部环境的总和

外显性语境

*上下文语境的影响

1、明确所指

2、排除歧义

3、彰显意义

*语体语境的影响

1、语体是一种外显性的语境

2、不同语体对理解的影响

3、理解艺术语体的几个问题

*话语手段*艺术真实性*艺术感受和理智认识

内隐性语境

文化语境:

1、作品内的文化语境

2、读者所持的文化语境

《语用学与语文教学》作业3

4254风中百合

[作业]

自己寻找并分析一成功的教学片断,看看教者是怎样运用“语境”知识,来帮助学生钻研文本、获得意义的。

《搭石》教学片断评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记得)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媒体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师:(简笔画)在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情况)

简单的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山村的情景图,这里不仅展示的是教师的基本功,而且是透过简单的画面营造文章语境。这篇课文,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重要的是人性之美。教师营造语境的同时,设置疑问“景美在哪里?人美在哪里?”让学生进入文本,进入语境,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片断二

师: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多媒体出示)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师: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

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师:哦?那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生读)

师:读得确实不错。

师: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句段,让学生对比分析,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描写的具体和用词的精妙,这是在训练学生理解语言的基本能力,同时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在无声类语言语境中体会老人的人性美、人格美、无私美,这样孩子的感

文档评论(0)

139****5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