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
目录
一、第1章集合
1.1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1.21.2子集、全集、补集
1.31.3交集、并集
1.4本章复习与测试
二、第2章常用逻辑用语
2.12.1命题、定理、定义
2.22.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2.32.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2.4本章复习与测试
三、第3章不等式
3.13.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23.2基本不等式
3.33.3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3.4本章复习与测试
四、第4章指数与对数
4.14.1指数
4.24.2对数
4.3本章复习与测试
五、第5章函数概念与性质
5.15.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
5.25.2函数的表示方法
5.35.3函数的单调性
5.45.4函数的奇偶性
5.5本章复习与测试
六、第6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6.16.1幂函数
6.26.2指数函数
6.36.3对数函数
6.4本章复习与测试
七、第7章三角函数
7.17.1角与弧度
7.27.2三角函数概念
7.37.3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47.4三角函数应用
7.5本章复习与测试
八、第8章函数应用
8.18.1二分法与求方程近似解
8.28.2函数与数学模型
8.3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1章集合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将围绕集合的概念与表示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定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集合的数学思维,为后续学习集合的运算和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集合的概念理解,使学生能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集合的属性,形成对集合的直观认识。
2.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将集合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分类、信息处理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集合表示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精神:通过学习集合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数学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集合的定义,掌握集合的基本特性。
②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描述法。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区分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区别。
②灵活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集合表示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苏教版(2019)》第1章集合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部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集合的直观示意图,以及描述集合的图表,帮助学生在视觉上理解集合的概念。
3.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以便展示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等教学内容。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设置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讨论集合的应用问题,并确保教学环境安静、整洁,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教师活动:
内容:在课前,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集合定义部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集合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指南,包括提出问题,如“你如何理解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和“你能举例说明集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索,学生能够在课前对集合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教师活动:
内容: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引入集合的概念。教师可以展示一系列图片,如自然数集、字母集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集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接着,教师通过板书演示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集合表示的形式。例如,讨论如何用集合表示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身高范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3.课后拓展应用教师活动:
内容: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集合表示练习。作业可能包括将图书馆的书按照类别划分成不同的集合,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小组创建集合。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在线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集合的运算和性质。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桂教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沪科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湘电子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粤高教A版(2021)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粤教B版(2021年复审)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粤教清华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