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斑枯病侵染循环两菌均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分生孢子器吸水后,器内胶质物溶解,分生孢子逸出,借风雨传播或被雨水反溅到植株上,从气孔侵入,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扩大为害。 第63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斑枯病发生因素冷凉潮湿的环境利其发病。第64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斑枯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化学防治:结合防治玉米其它叶斑病,及早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l~2次。第65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异名玉米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简介玉米灰斑病是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北方玉米产区危害性很大,是不容忽视的玉米新的叶部病害。第66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图片第67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受叶脉限制逐渐扩展成矩形。后期病斑中间灰色,边缘褐色,大小(0.5~60)mm×(0.5~6)mm,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连结成片,可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生出灰色霉状物,以叶背居多,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第68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病原物病原为玉蜀黍尾孢,均属半知菌亚门。形态。分生孢子梗褐色或暗褐色,顶部屈曲,大小(50~140)um×(4~6.5)um,不分枝或罕有分枝,有1~4个隔膜,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无色,较直或稍弯曲,基部倒圆锥形,有脐,顶端较细,稍钝,大小(78~180)um×5.6um,有1~10个隔膜,多数为5~6个隔膜。特性。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分生孢子才能萌发,近饱和状态或有水滴存在,最有利于萌发。第69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的侵染循环病原菌随病残体越冬,为初侵染源,进行重复侵染。病原菌在干燥条件下,能够在地表的病残体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湿的地表层下的病残体上不能越冬。第70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因素气候因素。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栽培因素。轮作地,发病重;田间湿度大,发病也重。 第71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施足底肥,适时增施磷钾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带出田间集中焚烧处理。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第72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叶斑病特效药30%苯醚甲环唑(显粹)实现了只用少量而达到卓越防治效果,降低应用成本。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药剂可以通过根、茎、叶迅速进入作物全身快速杀死潜入病菌。悬浮率较高、粘着力较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较长。?叶斑病稀释2400-3600倍喷雾在发病初期使用效果最佳,如病害严重可适当加量,喷药3次。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第73页,共79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叶斑病特效药醚菌酯氟环唑23%总有效成份及含量:23%醚菌氟环唑醚菌酯11.5%??氟环唑11.5%

本品为氟环唑和醚菌酯的混配杀菌剂,兼具三唑类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优良特性,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铲除及渗透功能。早期使用可阻止病菌侵入,并延缓抗性的产生。具有较宽杀菌谱和高杀菌活性,做预防处理可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病害。持效期长,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交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