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12014
课程总学时/学分:36/2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体育教学的理论、原理;具体了解和掌握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制定的规则和技巧,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层次与分类以
及改革与发展,不同层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体育教学的评价;基本了解和掌
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主体的界定,体育教学的原则、
方法、模式与环境,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和体育教学的技能与训练,为我
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体育教学人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大纲参照《体育教学论》(毛振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
1版)一书编写。编写过程中遵循体育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
养,突出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尽
量考虑到使用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成人教育的特点,注重考察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
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概念的来源与发展,学习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
析。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及体育教学的8要素;
教学难点:了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结构,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
了解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
务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各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制订。
第三章体育教学主体(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体育教师主导性的含义,掌握主导性的内容和条件;理解学
生主体性的含义,掌握主体性的内容与形式;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体育学习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内容、条件及形式;
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4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层次及其分类,理解隐性体育
教学内容的含义、特点及作用,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
教学重点: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
教学难点:隐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含义、特点、作用;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缺
陷及改革趋势。
第五章体育教学过程(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层次及其特点,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
教学重点:体育教学规律
教学难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
运动认知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规律的含义及过程;
第六章体育教学原则(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含义,一般教学原则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原则的作用与体系;理解并掌握当前我国的基本教学原则。
教学重点: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教学难点:一般教学原则的特点及作用;
第七章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4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作用与层次,
理解并掌握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学年、单元和课时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与计划案例
教学难点:教案的特点及格式;明确制订教案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第八章体育教学模式(4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基本属性,理解体育教学模式
与其他体育教学因素的联系、区别,理解并掌握几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几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难点: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属性及与其他体育教学因素的联系、区别;
第九章体育课堂教学(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概念与内容,理解体育课堂教学
组织与管理基本矛盾及其涉及的基本方面,理解并掌握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
的具体内容以及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
第十章体育教学方法(4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层次与分类及其应用的基本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