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贵阳医学院新校区建筑规划与设计贵阳医学院新校区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贵阳医学院新校区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当中,充分体现校区“环境”和“专业
学科特殊性”的设计思想,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及以专业学科特殊性为主题,积
极营造具有良好人文氛围的交流空间。
标签: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尊重环境;延续人文
贵阳花溪高校聚集区规划用地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花溪组团西南部党武乡
思丫村一带,贵阳医学院新校区位于高校聚集区一期规划用地南侧,总规划用地
100.0025hm2,可容纳学生17000人。整个地块呈不规则的矩形,短边长约650~
950m,长边长约1300~1600m。
用地内拥有茂盛的树林与丰富的树种,包括百年松柏、樟树、水杉等,部分
树种树龄均在50年以上。
建筑群主要包括: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会堂、体育场馆等。
1规划设计理念
2012年10月接手该工程,当时新校区已做了前期修规,根据校方意见及对
现场的多次踏勘,对规划总图进行了布局调整,保留用地内树龄较早的古树及植
被较好的林带区域,将原有规划中占用古树、林带的建筑进行调整或挪动,将其
道路线形重新进行梳理,按照师生的日常行为模式、场所文化特质、专业学科特
殊性,进行各学科用房的排序调整。
2总体规划
规划结构:规划中新校区总平面以学科组团结合轴线关系进行空间布局,形
成了两轴、两区的规划格局。
两轴:即校园礼仪主轴和校园生长轴。
两片(功能区域):即东西两个规划区域。
设计中出于对整体地形高程的考虑,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对各功能区域进行
高程分区分段,形成错落有致的各阶高程地块,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同时在校
区内形成以体育场馆为至高点的各阶天际线。在平面布局中利用开阔的中心广
场,有序排列的教学组团形成以图书馆为视线主轴标志的景观中心。
本着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造价和投资的前提,尽量减少现有场地的土石方回填
和开挖量,使其能达到合理的工程量平衡,并配合单体功能需求进行各地段、地
块的标高设计,以达到每两点道路起坡点之间的道路坡度均小于8%,便于车辆
通行、消防扑救,使得校区在新建的同时并融入原有地貌元素,让整个校区与原
始地貌是相协调一体的,而不是冲突、对立的。
建筑单体设计时结合地形高差设置地下室、架空层等,并采用吊脚楼、错层
等表现形式,既可减少土石方量,又充分体现贵州建筑的地域特色。
对特殊专业学科建筑进行布局时,依据贵阳市夏季主导风向开展设计,考虑
到原老校区建设时因解剖系及法医楼紧邻部分学生宿舍区,并位于校区主轴线旁
侧,给师生带来了诸多影响,还因原校区教学建筑用房有限,校方在使用时将教
学用房及尸库上下设置,对外部人流造成了气味及视线上的干扰,故本次设计时
特将解剖系及法医楼等有特殊气味及特殊交通流线的建筑设置于贵阳市夏季主
导风的下风向处,并远离学生生活区,同时考虑到该类学科教具的特殊性,还将
尸库、解剖系及法医楼教学用房分离设计,将其设置于解剖系及法医楼教学用房
的北侧山丘,通过连廊进行交通组织;因该类学科教具运输的特殊性,同时还将
其设置区域远离北校门主教学区(基础学科),与专项学科组团相邻,因其教具
及污物运输一般每月一到两次,所以不专设通往校区外部的出入口,主要使用校
区西侧次入口进行解决交通问题。
3着重学科特殊性,延续人文的建筑设计
3.1校园空间的延续——体量控制
设计出于整体景观协调性的考虑,对建筑群采取化整为零、高低错落的组织
方式,对建筑的层数及高度进行控制。同时采用大面积坡屋顶形式及局部穿插平
顶构架做法、教学建筑门头柱廊灰空间设计手法,与原老校区设计风格形成呼应
和延续。
在教学区、生活区内的建筑布局大多采用半围合庭院的平面构成形式,矩形
教学单元通过连廊方式与办公辅助相连接,既便于各学科之间的区域隔断,也同
用连廊一侧的公用配套卫生设施、交通设施,减少了重复建设配套设施带来的经
济浪费,在争取面积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多积极向心的室外交流空间。
多处利用地形界面的高差分段,形成了建筑下部的半地下室空间,可做停车
场地、室外绿化空间。该类设计形式尤以体育场馆为代表,利用该用地近15m
的高差跌落,依山而建,下部形成三层大空间运动用房与校区主干道交通连接,
顶部设置露天400m标准运动场地与同阶高程区域内的其它运动设施相连接,让
建筑隐于山体间,又犹如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一般。
3.2立面形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