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双碳”双重效益.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享“双碳”双重效益

作者:

来源:《经济》2022年第03期

????????在碳达峰、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我们也将会见证国内不同产业、不同市场各自迎来的挑战和机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政策工具,除了价格、政府补贴、投资政策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碳市场,一类是碳税。

????????相对于碳税,碳市场更加确定,并且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激励先进、淘汰落后、促进创新,可以通过项目级的减排抵消机制实现目标。总体看,全国开始落实减排目标后,碳市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它也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欧盟、美国、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以及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都已经建立了碳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交易,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全国碳排放权的注册登记。

????????现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共计2000多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此外,碳交易市场的初期交易产品即为碳排放配额(CEA)现货,交易方式采取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重点排放单位须根据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向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不足部分须通过碳市场购买。

????????整体看,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并不完善,与欧美国家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有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者能力以及监管体系的建立、产品设计等方方面面。此外,碳交易市场透明度欠缺。当前,中国的碳市场核心还比较小众化,市场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也没有提供各类市场信息的服务机构来促进市场透明度。现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只覆盖电力行业,活跃度有限。碳市场的目的就是寻找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减排技术,随着化工、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参与,各行业减排手段与技术的不同会展现出来,成本也有所差别,届时将更好地提高市场积极性。

????????据悉,“十四五”期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从多个方面着力推进高质量碳交易市场建设。预计2022年,将有2-3个行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十四五”期间,8个重点行业全部纳入体系;合格投资者有望尽快入市。投资者对市场的活跃、稳定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主管部门也将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成熟经验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未来,在现有碳交易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50年全球90%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和风能的发电占比可达70%,未来光伏等新能源将成为主流。

????????目前,我国已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市场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生产国,承担全球超过50%的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生产,同时风电和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

????????近些年,我国低碳和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6月,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出口分别为2.9亿美元、22.8亿美元和22.7亿美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372.6%、115.0%和84.9%。未来,我国低碳及新能源行业的规模效应将充分发挥,低碳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同时,低碳技术设备和新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将会得到提振。

????????为弥补低碳生产技术短板,我国将加大低碳技术设备进口。目前,一些核心绿色能源技术集中在少数发达工业国家,比如日本在燃料电池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欧洲在存储低碳氢能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加大低碳技术设备的进口,将有利于从制造业生产链上游环节控制碳排放,全面有效实现碳减排。光伏和风电产业的发展将提振铜、铝、镍的进口。光伏、风电和新能源电池这三大领域,是主要用铜需求端,预计2030年,前述行业用铜总量将达到650万吨。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我国中低端高碳工业品的出口很可能受到限制。

????????我国已经严格控制火电发电、电解铝等高碳排放行业的新增产能,对污染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行业采取限产措施,压缩过剩产能。上游高碳生产环节或低端行业将被动降低出口。对于轻工纺织、石化采购、重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等行业,原先依靠低环境成本代价实现出口扩张的局面将被扭转

文档评论(0)

胜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好 才是真的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