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4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答案解析).docx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总结与练习 训练4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带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解析答案站内搜索同名解析版或带答案

1.(2024·眉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力图扭转儒家在政治上的被动局面,要使儒家学说为更多统治者采用。为此,针对孔孟非贤君不仕的观点,荀子将君主划分为三类:圣君、中君、暴君。臣子对圣君要“以顺上为志”,对中君要“有谏争,无谄谀”;对暴君则要坚持原则立场,采取温和渐进的手段向暴君讲明道理,引导其走向正途。反对“群臣去忠而事私”。荀子提出“君者,仪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在选拔人才时君主应该做到“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据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关于君臣关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荀子的君臣观。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国光于万历五年(1577年)出任吏部尚书,上奏《条议吏治书》,主张官吏选拔与考核不应受个人名声、资历的影响,而应注重真才实学和个人能力,做到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他重视对地方刑捕官员的任用及考核,提出以地方安危为重,应任当其才而不必拘于资格和凭照。他认为均平赋税、扶贫扶弱、抑制豪强使百姓安居乐业是地方官职责所在,针对地方豪强勾结官吏欺瞒隐漏造成赋役不均、税收难征的弊端,王国光认为应对参与其中和徇情枉法的地方官员采取有效的问责手段。对于官吏调处办法,他认为:“如果才力不勘繁剧、别无瑕疵者,方拟调简;其有瑕疵而才力难以遽弃者,拟以降用;调简者,授以相应简僻地方;降用者,不拘繁简,量才铨补,庶器使得宜,而惩过之典亦备矣。”他重申应区别官员任职地方公务繁简程度,官吏在简地任职,则“事简而功绪易就”;在繁地任职,则“处繁而谤议易兴”。鉴于此,王国光还提出将府州县各地方繁简逐一重新核定,照旧分为上中下三等。万历皇帝对《条议吏治疏》深表赞同,诸条基本被采纳。王国光是明代高官,他辅佐张居正实行改革,对“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栗丽枝《〈司铨奏草〉所载明万历

名臣王国光吏治思想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王国光的吏治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国光吏治思想的意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陈嘉庚出生在福建省,十七岁前往新加坡从父经商。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他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组织“南洋各属华侨筹建祖国难民总会”,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1940年3月,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和重庆、延安等地,他不畏强暴,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将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反对国民党独裁,坚持团结抗战。

1949年陈嘉庚参加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952年回国定居。他已年逾古稀,仍不辞劳苦到祖国各地视察,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临终仍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陈嘉庚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摘编自《陈嘉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嘉庚拥有家国情怀的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北京,1958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年,樊锦诗大学毕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樊锦诗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工作。漫长的五十年,她择了这一事,也终了这一生。

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摘编自王仁锋《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对敦煌学的突出贡献与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牛顿的坟墓上,立着一块用白色和灰色的大理石装饰的纪念碑。纪念碑上是一幅牛顿斜躺着休息的画像;一幅天象图,上面标示着1680年彗星划过天空的轨迹;一个小天使一边摆弄棱镜,一边给太阳和月亮称重。碑铭用拉丁文写成,记录着牛顿“思维的近乎神圣的力量”和“他自己特有的数学法则”,并宣称:“整个人类都为曾经拥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生命而欣喜。”

——摘编自[美]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zs890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2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