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新高考评价的内在逻辑
与教学复习路径
徐其锐
一、新高考评价的内在逻辑
新高考方向:
•①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②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
③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新高考的评价指向
符合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
从考知识转向考素养,从考试题转向考问题。
考查对象——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考查媒介——不同类型的学科任务
考查平台——复杂程度不一的真实生活情境
考查依托——系统的整合的学科知识
1.立意: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2.情境:立足现实生活,精心创设情境
3.内容:秉持素养导向,聚焦关键能力
什么是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所谓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
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我在现场)。学生参加考试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
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素养水平与价值观
的过程。
情境的类型:
试题的情境分为简单、一般和复杂情境;结构良好和不良情境。
所谓情境结构的良与不良,其判断标准就是看情境提供的直接信息与学科任务完
成之间是否有较好的吻合度。如果学生为完成具体学科任务而能较直接、对应、
容易地从情境中获取相应信息,那么情境结构就是优良的,否则就是不良的。
情境的作用
1.答案在情境中——归纳
2.答案不都在/不在情境中——演绎、评价、建构、推理——完成任务需要情境
(23山东)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
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归纳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鉴别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因此,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都体现
了共产党心怀人民群众,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
福和谋利益,②④正确。
①该选项强调人民对历史的作用,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
人民谋幸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①。
③选项强调人民的地位,而材料强调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
福,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③。
纵向素养2:科学精神P57
(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性)
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懂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观察和理解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现象,解释当前的发展理念;用相关学科方
水平1法,说明有关制度运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意识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冷静面对各式各样的矛盾争端;识别当前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恰当的文化选
择。
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解释当前社会
现象中的突出问题,并对相关信息和推理进行检验和评价;理性评估个人成
水平2长或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阐述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
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理性对待存在于区域、民族和国家间的文
化差异。
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释社会变迁的原
因,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辨识和分析不同信息和观
水平3点;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辨识各种限制性条件,进行有理有据的研判,
作出正确抉择,提出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