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pdf

2022年辽宁省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辽宁省高考地理试卷〔课标Ⅱ〕

一、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如下图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

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

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消灭的比例很高,说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转变B.土地利用构造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答案】

A

D

【考点】

土壤的观看、形成与养护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缘由及防治措施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土壤、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

源等。

依据经纬度定位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解答】

结合地理事实可知,河为河流简称,因此代表水文;塬、梁、峁为地貌名称,故代表

地形;而“柳”为柳树,则代表植被,A对。

试卷第1页,总12页

由于该地土壤疏松,地形坡度大,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峻,导致该地的水土流失

严峻,故沟壑较多,这些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较大,故D符合题意。

风俗习惯转变、人口迁徙频繁不会形成“河”“沟”“湾”形成,故AC错。

该地的土地利用构造不稳定,水土流失严峻,简洁形成黄土塬、梁、峁、川等不同的

地形,导致土地的利用构造也发生变化,故B错。

2.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

化的进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

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如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

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1〕~〔3〕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图〕。打沟主要是为了〔〕

A.浇灌B.排水C.防虫害D.通风

〔2〕推想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削减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本钱D.削减蒸发

〔3〕近年来,该地〔〕

试卷第2页,总12页

A.种植构造简单化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治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

【答案】

B

C

D

【考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解析】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

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治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

械。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治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

化肥、机械。

抓材料中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展、机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