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专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专题1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真题专练)-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真题专练

【1-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咱们的大熊猫

①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有大熊猫的身影,成都大运会吉祥物又选择了它。大熊猫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让人如此青睐?

②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在自不必多说:圆滚滚的身子,呆萌萌的样子,还有那看似笨拙实则灵活的上蹿下跳、左右腾挪……人们喜欢它还有更“深刻”的理由:它的黑白两色深深契合了中国文化中黑白相衬、阴阳相生之说;它喜食竹子,常于竹林之中饮食、休憩的特性,又与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思想相匹配,这让它赢得“竹林隐士”的美誉。

③诗文中的“隐士”,曲高和寡,难以亲近,熊猫“隐士”却与之不同。它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怕羞”,一旦熟悉起来,就会抱着你的双腿或者搂着你的脖子,撒娇不停,温柔万分。

④虽然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但在典籍中却不乏它的身影。据载,古时两军鏖战不休,只要有一方举起熊猫旗帜,双方就会鸣金收兵。原来,被称为“驺虞”的熊猫,食竹,不杀生,啃吃铁器,符合“化干戈为玉帛”的要义。藏身山野的“竹林隐士”于是又摇身变为终止战争的“和平大使”。

(摘自《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有删改)

大熊猫,你爱它有多深

①从熊猫的先祖始熊猫到今天的大熊猫,已有约800万年的历史。不过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距今不到两百年,而在今天所有动物里,估计受喜爱指数最高的,非它莫属。

②人们是喜欢它的外在吗?假如你作出肯定回答,那请“扪心自问”:和大熊猫一样外形庞大且毛茸茸的动物何其多也,一身金毛的狮子、披着美丽斑纹的老虎,以及外形与之更为接近、动作同样呆萌的北极熊,为什么你不那么喜爱呢?说到底,以貌取“物”并不成立,人类喜欢的不过是它庞大身躯之下那份与人亲近的温顺罢了。从人类本性来说,凡是具有攻击性或威胁性的生物,从来就不会被划入喜爱之列。

③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大熊猫受到喜爱不会那么感性。种类更多、分布更广的恐龙早已消失,它为何还可以存活至今?食肉类猛兽在“物竞天择”的法则面前节节败退,它为何可以转“荤”为“素”?繁殖能力如此低下的它,如何能够“香火不断”……这些,比起人们赋予它的隐含意义,更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④人类根据自己所“需”来选择所“爱”,亘古不变,在大熊猫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摘自《成都日报》,有删改)

10.甲文谈及的“大熊猫受人喜爱之处”,哪些不符合乙文的表述?请分点概括。

11.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谈及“大熊猫科学意义上的发现时间短”这一事实,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

12.两文都围绕“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展开,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不够匹配,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答案】

10.①憨态可掬的外在;②契合中国文化的特性;③和平的象征。

11.①甲文画线句引出典籍中有关大熊猫的记载,进而引出对它象征和平的介绍。②乙文画线句引出大熊猫“受喜爱指数最高”的观点,进而引发有关大熊猫受喜爱之处的论述。

12.乙文题目不够匹配。乙文围绕人们对大熊猫的喜爱会因所需有别从而所爱不同展开论述,而乙文题目则聚焦人们对大熊猫喜爱的程度。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比较分析。

从甲文第②段的“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在……它的黑白两色深深契合了中国文化中黑白相衬、阴阳相生之说……它喜食竹子,常于竹林之中饮食、休憩的特性,又与传统文人追求的隐逸思想相匹配,这让它赢得‘竹林隐士’的美誉”和④段的“藏身山野的‘竹林隐士’于是又摇身变为终止战争的‘和平大使’”可以看出,大熊猫受人喜爱之处在于憨态可掬的外在,契合中国文化的特性,“竹林隐士”的美誉,和平的象征。

结合乙文第②段的“说到底,以貌取‘物’并不成立,人类喜欢的不过是它庞大身躯之下那份与人亲近的温顺罢了”和③段的“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大熊猫受到喜爱不会那么感性……它为何还可以存活至今……它为何可以转‘荤’为‘素’……如何能够‘香火不断’……这些,比起人们赋予它的隐含意义,更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可知,大熊猫受人喜爱之处在于庞大身躯之下那份与人亲近的温顺,大熊猫的科学研究价值。

两者进行比较,可判断出,甲文不符合乙文的特点是:憨态可掬的外在,契合中国文化的特性,“竹林隐士”的美誉,和平的象征。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结合甲文④段中划线句后面的“但在典籍中却不乏它的身影……原来,被称为‘驺虞’的熊猫,食竹,不杀生,啃吃铁器,符合‘化干戈为玉帛’的要义。藏身山野的‘竹林隐士’于是又摇身变为终止战争的‘和平大使’”可以看出,甲文画线句引出了后面典籍中有关大熊猫象征和平的记载,表明它“和平大使”的身份。

结合乙文①段画线句后面的“而在今天所有动物里,估计受喜爱指数最高的,非它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