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素材收集
狮,百兽之王,雄壮威武,威风凛凛。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而成的狮子叫石狮,石狮护门是我们常见的表现场景。也不知道何时开始,石狮成为了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宅家护院的守护神。当中国古代雄壮的麒麟、四不像神兽及狮子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大户大门前,威严雄壮,守护家门,令人不寒而栗。时至今日,大门外耸立的石狮,依然是尊贵、不可侵犯的标记(见图1-45)。
图1-45杭州临平塘栖御碑公园的石狮
石狮对于中国人的印记,绝不仅仅是近代,古代的石狮早已深入记忆。早在东汉时期,石狮文化就创立起来,于南北六朝不断盛行,在唐代达到兴盛高峰,后经宋元的不断延续,明清最为鼎盛。中国的石狮文化也可以追溯久远,四川雅安姚桥保存的东汉时高颐墓前的石狮是现存最早的石狮,刻于209年。而现存最有代表性的石狮,是武则天为其母亲杨氏陵墓建造的作品,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唐顺陵。还有最广为人知的石狮,是修建于金朝的卢沟桥上修建的“石狮群”,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那是因为卢沟桥桥的柱头上都刻有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大狮子身藏小狮子,最小的仅几厘米,看来看去,多得极不容易数清(见图1-46)。
图1-46卢沟桥石狮子
我国古代的石雕狮艺并不是对活狮子直接摹写,而是注重装饰性,强调形体、神态的和谐统一。古代人们对石狮的形态和安放位置等有很多讲究,比如大门两侧石狮昂头前视,其它门则是回首相望。石狮口角的飘带及脖颈上佩戴的饰品,例如响铃、链条等,都代表被驯服之意。
石狮造型中,相貌威严、傲然端坐、足踏绣球,口含珠者为雄狮;略做蹲态,抚弄着活泼可爱的幼狮,给人以温驯之感的则为雌狮。一般雄狮居右,雌狮居左。
唐代的石狮使我国的石狮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峰。唐代的十八座帝王陵墓前都有石狮守卫。这些石狮造型各不相同,一个个都体型高大,身躯饱满,骨骼肌肉强劲,给人一种屹立不拔,坚不可摧的气势。
明代和清代,石狮在不断的发展中个性分化了出来,逐渐发展形成了南派和北派风格不同的两大派系。北派的石狮雄壮威武,四肢筋肉有力,眼睛呈蛋状;南派的石狮有趣活泼,身躯呈筒状,四肢短小,眼睛呈圆球状。就这样,我国古代石狮脱胎于自然界的真狮,粗糙的拙石在经历代能工巧匠之手的创造下,不仅有了神韵,也有了故事,记录下工匠精神的世代流传,融入中华文明的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充满盛誉,绵延至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