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VIP

【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二测试卷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

2.地处黄河上游的临夏,在距今5000-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原始先民们在河流两旁的台地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创造出了辉煌的彩陶文化。印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

B.1950年临夏出土的“彩陶王”

C.《史记》的记载

D.纪录片《花儿临夏·在河之州》

3.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出土的部分玉器与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出土的玉器,不论是材质还是形制完全相同,还有部分玉器具有浓郁的良渚文化特征。此外,所出土的彩陶既有仰韶文化元素,又有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风格。由此可见,河南永城王庄遗址()

A.其玉器没有明显的本土特征B.是中国史前时期的文化中心

C.体现了中国史前的文化交融D.已出现跨区域商业贸易买卖

4.“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又一位叫驩兜的举荐共工······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尧的继任人。”这反映出()

A.禅让制“选贤举能”B.“公天下”推行困难

C.世袭制逐渐确立D.分封制开始流行

5.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既有宏伟的宫殿群,也有矮小破旧的房屋;墓葬规模也有很大区别,随葬品有的丰厚,有的则很少或几乎没有。这说明此时()

A.实现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分工B.确立了男子生产生活的主导地位

C.具备了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D.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阶层分化

6.1996年至2000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进行考古遗址遗物的发掘研究;而2004年至2016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把发掘研究的范围扩展到长城以北的红山文化、石峁文化,向南扩展到淮河流域的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区域。上述研究反映了()

A.对多元一体文明认识程度加深B.各区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

C.华夏文明具有不断创新的特征D.历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

7.西周时期,“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天下、国、家的层次得以落实。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A.巩固了统治秩序B.强化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世袭制度D.开发了边疆地区8.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熊渠自称“我蛮夷也”;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这一变化体现了()

A.社会秩序的崩溃B.诸侯争霸的格局

C.华夏认同的观念D.楚国实力的增强

9.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南就有了原始制陶业、纺织业和酿酒业。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最先在河南地区得到推广,冶铁业随之发展起来。这共同表明古代河南()

A.农业生产先进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商业繁荣鼎盛D.文化教育昌盛

10.战国时期,牛逐渐成了绝对的国家战略物资。商鞅变法时期曾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刑)”;《礼记》立下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A.变法运动的兴起B.耕作技术的进步

C.民族融合的加强D.兼并战争的扩大

11.有学者认为: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该观点说明了商鞅变法()

A.实施的背景B.失败的原因C.内容的全面D.深远的影响

12.据统计,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二百五十四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秦国最终兼并各国。这表明当时的历史主流是()

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B.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

C.兼并战争,走向统一D.民族融合,互相交流

13.下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导致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4.甲骨文中有诸多气象及水旱虫灾的记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