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7章 学习动机.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学习动机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的产生的两个因素是需要和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即是

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刺激或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

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水平的

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

效率反而不断下降。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重点】

(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引发的动机。它是由学习者

本人自行产生的,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

的,动机的满足不在于活动过程本身,而在活动之外。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P304—305)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对学习

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三种动机成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者成就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三、学习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理论

所谓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人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

求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相关心理学家:默里、阿特金森、麦克里兰。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重点】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吗、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

2)影响个体的努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

3)影响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掌握】

1)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说服

4)情绪和生理状态

(三)归因理论【了解】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

1.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认为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

要原因,并将这些原因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度三个维度。

内外源: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稳定性:所知觉到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可控度:所知觉到的原因是个人自身能控制的还是不能控制的。

其中稳定性维度与期望有关,内外源、可控度维度与情感有关。

2.归因与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

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

1)动机缺失;

2)认知缺失;

3)情绪缺失。

3.我国中小学生的归因特点

1)倾向与做努力归因;

2)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纪差异。

(四)成就目标理论【了解】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1.德威客的成就目标

德威客指出,儿童主要追求的成就目标具体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和成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