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感应器的设计制造
1感应器结构形式
感应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施感导体、硅钢片、汇流排、喷水器及把合、绝缘
零件等组成。感应器施感导体形状如图2所示,其上下表面与齿轮齿槽截面形状相近,
尺寸略小,在使用时施感导体与被加热面之间留有合理间隙,一般为1~2mm。汇流排均
为铜管制成,导通施感导体与电源之间的电流,同时连通施感导体冷却水路。施感导体
内侧安装硅钢片,利用其驱流作用,使施感导体中竖直方向的电流趋向前部,增强齿槽
底部的感应电流和加热效果。
图1感应器结构
1.铜螺母2.喷水器3.绝缘板4.导体冷却水腔
5.施感导体6.硅钢片7.铜螺栓、铜垫圈
8、10.绝缘垫圈9.绝缘定位板11.汇流排
12.淬火冷却介质进水管13.导体冷却进水管
14.铜螺栓、铜螺母15.导体冷却出水口
图2施感导体及连接部分示意
淬火时感应器的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工件水平放置于中频感应淬火机床工作台上,
施感导体上下平面与齿轮齿端面平行。淬火时感应器由下向上沿齿槽方向移动,连续加
热齿槽表面。施感导体下方配置喷水器,在施感导体连续加热后喷射淬火冷却介质。为
防止在淬火加热过程中施感导体前端和导磁硅钢片过热烧熔,施感导体内部设置冷却系
统,施感导体冷却系统由上冷却水路、竖直冷却水路、下冷却水路、导体冷却进出水管、
汇流排及铜管内腔等组成。
图3感应器与齿槽相对位置示意
2初始感应器
(1)初次试验
按上述感应器结构形式,参照以往大模数齿轮淬火感应器设计经验,制造了初次加
热试验使用的感应器。在设计制作感应器的同时,投制了淬火用试件,其模数为8,齿
数为142,变位系数为-0.3606,试验件材质为42CrMo钢,经锻造成形,粗加工后进行
了调质处理,调质后硬度240~275HBW。
用此感应器在多功能中频感应淬火机床上对试件进行加热试验。试件与感应器的装
夹方式与前述相同。感应加热淬火后,在试件齿宽方向垂直面上切取试片,磨光后用4%
硝酸酒精溶液浸蚀检测硬化层分布,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首次感应加热试验结果
图4中浸蚀较深的部分为硬化层,可见只有齿根高部分齿面被淬硬,齿顶高部分齿
面和齿槽底部没有硬化效果,同时齿槽两侧面硬化深度不均,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齿顶部
分齿面及齿槽底部与感应器侧面及前部间隙过大,且两侧齿面与感应器间隙不一致所致。
(2)修正感应器与齿槽各部分表面的间隙量
根据图4所示试验结果,改进感应器与齿槽表面各处间隙。取齿槽底部间隙为1mm,
齿根部间隙为1mm,逐步向齿顶过渡到2mm。同时,修正感应器轮廓和硅钢片安装位置,
使其两侧对称。
用修正后的感应器重新进行上述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两侧齿面已有足够的淬硬
层深度。但是,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齿根部分加热温度偏高,造成淬硬层过深;
第二,齿槽底部淬硬效果不好,几乎没有淬硬层。
图5修正间隙后的试验结果
分析认为: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齿根部施感导体宽度偏大,感应器与该处齿面
间隙过小;第二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驱流导磁体硅钢片的位置和尺寸不合理,驱流效果
不足。
3感应器重新设计
(1)导体冷却水路的改进和硅钢片的重新设计
据前述分析,欲改善齿根部加热状态,必须减少施感导体前部宽度。但是,按传统
感应器设计方式,施感导体的前冷却水路(见图6)为圆柱形直孔,圆孔截面占据了施
感导体竖直部分的大部分面积,其侧壁已经很薄,没有余地再减小齿根部施感导体的横
向尺寸。如果把前冷却水路后移,将减弱对施感导体前部的冷却效果,因此将前冷却水
路横截面形状由圆形改为狭长形状,这样在保证导体冷却水流通面积的同时缩小了齿根
部施感导体的横向尺寸。
前已叙及,为加强齿槽底部加热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