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调研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锈钢产品调研报告篇1

不锈钢制品生产是从五金制品行业衍生而来的,具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很多五金制品企业及时向不锈钢行业转型发展,打造不锈钢器皿

制造业。广东作为我国最大的不锈钢厨、餐具等家用器具出口基地,生产企业主要

集中在广州市、潮安县、揭阳市、汕头市、江门新会区、中山市、南海市、云浮市、

阳江市及其周边地区。

不锈钢制品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广东不锈钢家用器具出口突飞猛进,出口额由1999年的3.3

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9.6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03年广东不锈钢家用器具

出口量首次突破20万吨,达20.3万吨,产品出口至全球六大洲117个国家和地

区,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22年分别出口欧盟和美国市场1.8亿和1.7亿美元,

两者占出口总额的53.3%。出口企业已达738家,其中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企

业已有12家。入世五年来的年均增幅为14.71%,出口额年年攀升。据行家估测,

现在欧洲平均每100人至少有4人使用被授予“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称号的云

浮市新兴县的不锈钢餐具。

广东不锈钢制品的出口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东不锈钢制品产业虽然具有产业大、产品多、链条长、后劲足、有名气等特

点。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微观因素,导致在出口贸易中频繁出现贸易摩擦与退货、

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等现象。

1.质量管理欠佳

2022年12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三季度省内流通领域销售的不锈钢

制品进行的监测显示,接受抽查的52批次不锈钢厨具中,合格16批次,不合格

比例为69.2%,而耐腐蚀能力不合格率为28.8%。令人尴尬的是:发展迅速的不

锈钢厨具,接受检测时使用的依然是1995年的轻工业标准,而且只有不到70%

的合格率。质量标准偏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出口,使进口商退货的风险增大。

2.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广东不锈钢制品进入了生产制造成本上升、报酬递减的新阶段,这主要

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模仿多于创新,多数产品是对国际、国内市场产

品的模仿,抢占市场先机的拳头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含量低,产品差

异化程度低,恶性低价竞争严重,产品总体上技术含量不高,档次不高,产品结构

调整较慢,使得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更难与国外同行竞争,整个产业的

利润空间缩小不能健康发展。

3.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受出口退税利益的驱动,不锈钢制品厂数量与日俱增。目前广东不锈钢企业有

几万家,但企业上规模的为数不多,绝大多数仍处于家庭式经营、手工作坊式生产

状态,且经营分散,技术、资金不足,难以与国内上海、浙江等产区的规模企业竞

争,与国际的名牌企业就更相差甚远。企业管理水平低,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与市

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父子兵、夫妻档的管理模式俯拾即是。企

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存在短期行为。

广东不锈钢制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促进和加快广东不锈钢产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

1.推进自主创新

不锈钢行业的市场容量大,但竞争激烈程度却丝毫未减:下有大量小规模企业

的价格战,上有双“立人”等国际品牌,企业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大多数专家认为绝

招就是研发,如云浮市新兴县科艺彩色不锈钢有限公司的彩色不锈钢工艺技术,将

银光闪闪的不锈钢产品变得多姿多采,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外同行业的先进

水平;凌丰集团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研制开发的不锈钢指纹锁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被美国空军中央司令部看中使用,同时作为高科技产品出现在好莱坞的科幻

大片中。

企业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不锈钢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产

品开发研究机构,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积极鼓励和引导上规模的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建

设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升级。

2.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积极引导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系

列环境管理体系,倡导企业开展相关的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和生产管理认证。引导基

础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建立基础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采用国际标准。企业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在质量上杜绝进口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