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数学画,“照见”儿童,“照见”教师
按:这是陈洪杰老师为《“数学画”教学行与思》一书撰写的序
言。陈老师是《小学数学教师》特约副主编,其发起的“辩课”系列
影响深远广受欢迎;陈老师是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教育集团课程研究院
课程研究员,透过他深有见地的多元视角,我们得见教育的参差多态;
陈老师是上海悦远教育课程总监,通过一场场活动越来越多的老师
“心怀喜悦”“方能致远”……在我的印象中,陈老师是数学创意课程
的推动者,是数学创意课程教师的良师益友。感谢陈老师!
几年前,到合肥做“辩课进校园”活动,辩课环节,有一位老师
的发言,立足细节,层层追问,深得“辩课”的精髓[1]。这位让人印
象深刻的老师,就是陈昱。后来,我在网上做一些在线分享活动,主
讲人和主持人都是没有酬劳的志愿者,陈昱老师来做了多次志愿者[2],
我感谢她的热心。那时,我已经知道她在做“数学画”,而且做得有
声有色。而今,收到陈老师的书稿,很为她高兴。
我认为,在当下的语境中,“数学画”的探索有积极的意义,有
正向的价值。
一
从学生的“数学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孩子对“数”的理解[3],原来“0”是1杯果
汁喝完,是2只小鸟从树上飞走,是5个苹果全部落下……多么有意思,
多么有诗意!而所有的“画面”背后,又紧扣“0”的意义,学生分享、
交流这些数学画的过程,何尝不是抽象出概念的过程?
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学生用“数学画”画出概念,画出图形,
画出规律,画出数量关系,画出问题解决的思路,画出知识之间的联
系。学生自己“画”出这些重要吗?教师不也可以讲给学生听,再辅
以必要的练习吗?——后者正是无数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操作,
存在即合理啊!
然而,看似走弯路的“画”却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是学生对自己
内隐思维的发展与表达[4]。借助数学画,我们看到同样的数量关系,
同样的解题思路,同样的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却“千江有水千江月”,
各有自己的表征。而恰如认知心理学派所一直强调的,问题一旦被表
征清楚就意味着“被解决了一半”。想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那就
让孩子画一画吧!想看到不一样的孩子(孩子无需一样,无法一样)?
也让孩子画一画吧!
二
不过,更重要的是,“数学画”对学生意味着更高阶的要求: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创意的形式去表达数学。[5]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年级孩子会画父亲搓澡的画面,因为有“1、
2、3、4,2、2、3、4”的节奏,画面背后不仅是小作者于细微之处发
现数学的眼光,还有他对寻常却快乐的父子相处时光的定格与重温—
—尽管这“寻常却快乐”的人生况味不是他此刻能体会。没有“数学
画”的小舞台,这位搓澡的父亲永远不会出现在数学课堂上,不会出
现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视域中。而类似这样有趣、好玩的数学画作品,
在陈老师的书中比比皆是——数学画,提供了更丰富的孩子理解数学
的情境与脉络。
“数学画”其实还在做这样一件事:让孩子带着感情,带着丰富
的想象与创造学数学。你可能会说,到了高年级还不是需要数学化,
还不是需要回归到解题[6]?然而,恰如阿多尼斯所言,人逃不出童年
的半径,如果因为数学画,学生对数学“有感”(有感觉+有感情),
那么,以后的学习,学生会带着这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学习。
而我们相信,“爱数学”的孩子,更有可能学好数学。
当下,“三维目标”会出现在每个教师的教案上,不仅如此,
“三维”之外,还有“四基”,还有“十大核心词”,还有“十八条”
核心素养。然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相对容易评价,“情
感、态度价值观”却是“虚”的,因此可以每篇教案都写,却又难以
落地。怎么办?“数学画”是培养孩子对数学情感的一个好方法。数
学还是那个数学,但以数学画为“桥梁”,数学的体感就变得舒适起
来,数学的面貌就变得温柔起来。
数学是有严密的逻辑,有自己的符号体系,有要背的公式,有抽
象的定理……但,这一切昭示的恰恰是教师的责任:把学科的、静态的、
严肃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内容。
“数学画”的背后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故事”,是被激活
了的“数学”[7],也正因此,数学画才可以亲近更多的孩子,才能把
部分远离数学的孩子重新拉回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当看到“数学画”
转变学困生、问题生的时候,相信读者和我一样,会有一点触动——
那是“数学画”故事背后的故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