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辅助知识:孟子周游列国;;知识链接:四书;初读课文,准确流畅;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疏通文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图解文章,理清结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
;第一层: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比喻“生与义不可得兼”,通过类比,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所欲生——不为苟得
所恶死——不辟患;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这种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这种心而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第一段内容归纳:
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论证,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图解文章,理清结构;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箪食,一豆羹;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第二段内容归纳:
举例论证“舍生取义”,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本文思路总结;小结: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
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
是不可取的。;拓展探究,思维提升;讨论:;提示: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2 动物的巢穴课件(14张PPT).pptx
- 2.12 神奇的电磁铁课件(23张PPT).pptx
- 2.12《微生物与我们》课件(18张PPT).pptx
- 2.13 专题探究:帮鸟儿建个家课件(12张PPT).pptx
- 2.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课件(14张PPT).pptx
- 3 短诗五首(萧红口占墓畔、断章)课件(共24张PPT)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pptx
- 3.1 画自己 课件(共21张PPT)- 湘美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9.pptx
- 3.2 课时2 新型合金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应用(共27张PPT)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3.2推动高质量发展课件(共21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pptx
- 3.3 陆地和海洋——海陆的变迁(课件48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