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
思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与反思第【1】
篇〗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
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
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
较、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
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
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
你能在下列的内填上合适的数吗?
28+320=320+;
(27+138)+62=27+(+);
35+=+35。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加法的交
换律和结合律?
2.出示:
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2○3)○5=2○(3○5)。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
填写乘号。如果填加号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如果填乘
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否
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
3.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首先来研究乘法
是不是有交换律呢?
【说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的基础,通过复习填数和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一方面可以唤起
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忆,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
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从而
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乘法运算律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把加法
运算律的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迁移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中来,促进
主动学习。】
二、举例验证探索规律
(一)探索乘法交换律。
1.情景中感知乘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略)
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
少人在踢毽子吗?
学生列式:3×5=15(人)或5×3=15(人)。
提问:我们知道,每组有5个同学踢毽子,求3组同学一共有
多少人,可以列式3×5,也可以列式5×3。所以,这两道算式可以
用什么符号联结?
板书:3×5=5×3。
【说明:充分运用例题资源,让学生理解求一共有多少人踢毽
子,就是求3个5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出两种不同的乘
法算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法的交换律,有利于唤
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2.举例验证。
谈话:我们知道3×5=5×3,你能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
引导:你是直接写出了等式还是先算出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结果,
然后再写等号呢?
学生交流,教师选择一些等式板书。
电脑验证大数相乘的结果。
谈话:像这样我们学过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积不变。
3.总结规律。
讨论:你写出的每一个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
不变?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每组算式等号两边的两个乘数
相同,积也相同,不同的是两个乘数交换了位置。)
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
交换律。
提示:你能像加法交换律一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吗?
板书:a×b=b×a。
提问:等式中的a和b可以分别表示什么数?你是喜欢用语言
来叙述,还是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呢?
【说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等式中变与不变的规律,帮助学
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更加
简洁明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4.回忆乘法交换律在过去学习中的运用。
谈话:乘法的交换律,我们在二、三年级就遇到过,你能回顾
一下,过去在学习哪些知识时用过乘法的交换律吗?(学生可能想
到: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算两道乘法算式;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
一遍的方法验算乘法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