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
(章节)
第3章电感式传感器
3.1自感式传感器
3.2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建议课时
2
授课方式
理论知识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多媒体演示
所属专业
教学目标
掌握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掌握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了解单线圈和差动两种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特性
教学重点
1.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2.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
1.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2.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参考教材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徐小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76072-6
教
学
内
容
『新课导入』
电感式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电感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测量和可以转换成位移变化的机械量(如张力、压力、压差、
加速度、振动、应变、流量、厚度、液位、比重、转矩等)的测量。
『授课内容』
3.1自感式传感器
自感式传感器(见图3-1)又称电感式位移传盛器,是由铁芯、线圈和衔铁构成的,是将直线或角位移的变化转换为线圈电感量变化的传感器。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制成。这种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材料磁导率都是一定的,其电感量的变化是由于位移输入量导致线圈磁路的几何尺寸变化而引起的。当把线圈接入测量电路并接通激励电源时,就可获得正比于位移输入量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度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电感定义,线圈中电感量可表示为
(3-1)
根据磁路欧姆定律,有
(3-2)
式(3-1)与式(3-2)两式联立得
(3-3)
当气隙很小时,可以认为气隙中的磁场是均匀的。若忽略磁路磁损,则磁路总磁阻为
(3-4)
通常气隙磁阻远大于铁芯和衔铁的磁阻,即
于是式(3-4)可写为
(3-5)
联立式(3-3)及式(3-5),可得
(3-6)
式(3-6)表明:当线圈匝数为常数时,电感量仅仅是磁路总磁阻的函数,改变或均可导致电感量变化,因此自感式传感器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的传感器和变气隙面积的传感器。
3.2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自感式传感器是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其测量原理是: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如硅钢片或铁镍合金制成,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气隙厚度为,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度发生改变化,引起磁路总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出式(3-6)知,与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特性曲线如图3-2所示。
当衔铁处于初始位置时,初始电感量为
当衔铁上移时,传感器气隙厚度减小,即=-,则此时输出电感为
经过一系列数学公式处理,最后作线性处理,即忽略高次项后,可得
自感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线性度为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差动式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由图3-3可知,差动式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由两个相同的电感线圈、和磁路组成。测量时,衔铁通过导杆与被测体相连,当被测体上下移动时,导杆带动衔铁也以相同的位移上下移动,使两个磁回路中磁阻发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变化,导致一个线圈的电感量增加,另一个线圈的电感量减小,形成差动形式。
经过计算,差动式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灵敏度为
线性度为
【多媒体演示】
多媒体课件见教材配套教学PPT
『课堂小结』
比较单线圈和差动两种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特性,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差动式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单线圈式的两倍,
差动式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线性度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使输出特性得到有效改善,构成差动的两个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在结构尺寸、材料、电气参数等方面均应完全一致。
『作业布置』
P25页中一、填空题和二、简答题。
『教学后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0绪论 0.1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0.2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0.3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1-1 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1-2 1.2气敏电阻传感器1.3湿敏电阻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2 电容式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4 压电式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5-1 热电式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6-1 6.1光电式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6-2 6.2 红外传感器6.3 光纤传感器6.4激光传感器 .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7-1 霍尔传感器.docx
- 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 教案 7-2 磁敏传感器.docx
-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税收基础》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pdf
-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4篇.pdf
-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空白卷.pdf
- 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8单元练习含听力录音mp3(冀教版).pdf
- 河北省保定市高职单招2022-2023学年综合素质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pdf
-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课后练习(解析版).pdf
- 2024农商银行行长述职报告范文(真题4篇) .pdf
-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pdf
- 2023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pdf
- 2024公司CEO述职报告(真题4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