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汇报人:xxx
20xx-04-04
目录
contents
带状疱疹基本概念及发病原因
带状疱疹患者护理问题识别
针对性护理措施制定与实施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康复期管理与健康教育普及
01
带状疱疹基本概念及发病原因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定义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
危险因素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季节、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春秋季节多见;免疫状态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容易发病。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单侧性、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皮疹,伴有疼痛;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查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丹毒等疾病进行鉴别。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在接触部位或身体暴露部位突然发生境界清晰的急性皮炎,皮疹多为单一形态,除去原因后皮损很快消退;丹毒皮损为鲜明的片状红斑,有灼热和疼痛,但无水疱,与疱疹病毒的肋间神经分布无关。
02
带状疱疹患者护理问题识别
患者疼痛感受个体差异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不准确,导致疼痛控制不佳。
疼痛评估不准确
疼痛控制手段单一
疼痛教育不足
仅依赖药物治疗,忽视非药物疼痛控制手段的运用。
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管理知识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参与疼痛控制。
03
02
01
皮肤水疱、糜烂
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皮肤出现水疱、糜烂等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护理操作不当
护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能导致皮肤感染。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下降
因疼痛、年龄等因素导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下降,增加皮肤感染风险。
带状疱疹疼痛、皮肤损伤等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情绪产生。
焦虑、抑郁情绪
疼痛、瘙痒等不适感影响患者睡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睡眠质量下降
带状疱疹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导致生活质量降低。
生活质量降低
带状疱疹病毒可能侵fan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痛等并发症,需加强预防意识。
神经系统并发症
眼部带状疱疹可能引发角膜炎、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关注眼部症状。
眼部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内脏带状疱疹,表现为相应脏器疼痛、功能障碍等,需提高警惕。
内脏带状疱疹
03
针对性护理措施制定与实施
非药物镇痛
采取冷敷、热敷、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按时给予患者医生开具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神经阻滞疗法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考虑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如ju部注射麻醉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
03
敷料更换
根据患者病情和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01
皮肤保护
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防止继发感染。
02
清洁消毒
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衣物,对患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患处皮肤变化等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情况。
感染监测
加强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监测,如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
其他并发症预防
04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
在涂抹药物前,确保患者皮肤清洁干燥,以提高药物吸收效果。
清洁皮肤
使用无菌棉签或手指轻轻涂抹药物于患处,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
正确涂抹药物
密切观察患处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等变化,以及是否有感染迹象。
观察皮肤变化
疼痛缓解程度
评估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皮疹消退情况
观察患者皮疹的消退情况,包括颜色变淡、面积缩小等。
全身症状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