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df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品味诗歌语言,反复诵读本诗,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3.背诵诗文,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

之情。

4.通过对诗句的鉴赏、写作方法的探究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素养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3.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诗人在《客至》中表现出来的闲居生活之美以及对于友人来访的喜悦之

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学习提示

春水绕茅舍,但有群鸥来,这是“无人至”的意境,但也可看作客人将至的铺垫。不扫花

径,因为无人来访;大开蓬门,则因今日有客。颔联呼应首联,仍然围绕“客至”两字展开。

颈联笔锋一转,写客至之后的情形,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对宾主脱略形迹、兴致

盎然的场面则毫不着墨,纯由尾联唤取邻翁对饮暗示出来。整首诗平白如话,看似信笔写来,

其实结构紧凑,章法谨严,“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清黄生《唐诗摘

抄》)。诵读这首诗,要仔细体味它是如何通过富于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

心境的。

一、导入新课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写友情的诗句:

①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

②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论语》开篇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来访,

的确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那么,大诗人杜甫又是如何接待客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

歌《客至》。

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

(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

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

念。代表作有《绝句》《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马》《望岳》《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赠花卿》等多首。

杜甫出生于官宦家庭,生长于唐朝由盛入衰的变化时代,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35岁以前读书(七岁吟诗,读书破万卷)和壮游时期(游吴越齐赵,结李白高适),即开元

盛世时期,也是杜甫最快意的时期,诗作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

第二时期

35—44岁长安困守的十年,是他走向现实主义的时期,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此十年,

诗人在长安求人援引做官,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是杜甫屈辱生活时期,后又参加考试,

奸相李林甫作弊说“天下无贤才”无一人中考,杜甫十年不仕,也经常挨冻受饿,也使他深入人民

生活,了解人民疾苦,看到了统治者的罪恶。这十年也成就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兵车行》《丽

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第三时期

45-48岁陷入贼手与为官时期,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在长安逃难,感受国破家

亡的痛苦。后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跟着肃宗做谏官(左拾遗)。后因直言进谏屡屡遭贬,也获得

了深入人民的机会。此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同时是卫国战争,所以诗人同情人

民,同时又勉励人民参战,诗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月夜》《春望》《哀江头》“三吏”“三别”)

第四时期

49-58岁是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成都、湖北、湖南)。漂泊的这十年,他经常和人民往来,生

活艰苦,经常挨饿,但始终关怀国家安危和人民痛苦,写诗一千多首,最后病亡在湘江上。这一

2/7

切决定了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登岳阳楼》《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1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