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论文.pdfVIP

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工业设计专业必须能够敏捷响应市场需求的

变化对培养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

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从市场需求驱动来构建课程组织与体系、工程实

践基地的建设,从实战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产学研协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本文研究对于工业

设计专业体系的发展是一种有益探索,对学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示范

和借鉴作用。

一、引言

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必须快速调整自身步伐并做出敏捷反应[1]。为了适应多变的外部

环境,生产企业对工业设计专业越来越重视,由此对工业设计提出了

新的挑战。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融合科学与艺术,集成工程技术、艺术

美学、人机工程学、管理科学、市场学等多学科现代理论与技术的学

科,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各地纷纷开展CDIO、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工业设计教育逐步实施校、企结合,校内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

历经多年发展仍然尚不成熟,重点表现在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

与高校实际培养出来的工业设计人才之间的错配现象严重。为了有效

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专业培养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工业设

计人才的需求。这里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将需求与能力体系建设匹配

分析融入到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具备敏

捷特性,在现有的资源约束下通过培养体系的敏捷反映,使得毕业生

质量能实现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最大满意度[2]。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及特征

(一)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概述

从学科渊源上,“共生”作为一个范畴,首先出现在生物领域。

在生物学的共生关系中,指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

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通过这种关系,生物不仅能够快速适应自然环

境变化,同时还能完善自身结构功能。而共生思想的真正提出是在20

世纪80年代由黑川纪章提出,也是黑川纪章建筑设计的理论核心。主

要包括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

自然的共生等几个方面[3]。共生作为一种结合方式与关系,它能够反

映物体间敏捷适应,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反映在工业设计实践教学

上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如下图1所示:

(二)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

1.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共生。企业的需求是整个共生

体系的源泉、能力的建设是目标,它们相互关联,双方的变化能够快

速感应并做出针对性调整。在艺术设计界,校园外的世界才是新思想

和创造力的最首要的来源[4]。因此,从企业需求来驱动,让每一位学

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在学习的中了解社会的需求同时找准自身能

力短板。通过聚合需求与能力匹配分析的结果进行解构,能够对整个

课程体系的建设针对性提供指导。经过沉淀和积累后,输入必需的信

息,分析评价得到专业重点建设方向等关键输出信息,实现一种企业

需求、学生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共生转换。

2.基于能力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与学科群建设的共生。学科群

的建设是整个共生体系的基础。正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费凯傅

爵士所说的:传统中所包含的原则是永恒的,但应该将其改变以适应

21世纪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将是一种更高级的教育形态[5]。

因此,欧洲的设计专业在20世纪后期更加注重专业间交集领域的共生

发展。但当前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的分类虽然参考西方的模式,但是没

有更新与发展,仍旧停留在专业的纵向研究上,较少在横向上有跨专

业的联合发展,这样就减弱了专业间的共性交集与创造实践的合作机

会。因此,在企业需求与能力矩阵的双轮驱动下,工程实践与学科群

建设则是要打破专业壁垒,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势,整合不同专

业领域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跨学科教学平台,扩展学生知识

面。

三、基于共生理论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关键举措

(一)敏捷响应市场需求,客观评价自身能力,构建需求能力匹配矩

1.通过案例调查、个体采访、问卷调查的方法,客观全面收集企

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各类需求信息。采访针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设

计师,通过结构性语义分析,总结开发流程和相关资源。问卷调查针

对工业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通过大范围收集信息,了解工业设计过

程中需要的相关能力。调研有关专业院校和过程文献。

文档评论(0)

162****6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 擅长编写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