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5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VIP

2024年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5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5月模拟考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0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画一律”说包含两个子命题:“画”与“诗”“一律”,“诗”与“画”“一律”。在这个命题中,

诗画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主与次、决定与被决定的问题。

首先,是“画”与“诗”在何处“一律”的问题,也就是“画”向“诗”借鉴什么的问题。从这一命题

的提出者苏东坡和践行这一命题的古人的实例看,画与诗的题材都是以山水为代表的包括花竹禽鸟等在

内的自然景物。中国古代山水画长期在画坛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传统士大夫十分看重绘画陶冶性情的作

用,认为以山水为主的自然题材最具有这种功能。无论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文人雅士最先的

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画是否舒适。换句话说,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物象几乎要

成为舒适笔墨的载体,而这种舒适笔墨下的物象,又与文人雅士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甲】

虽然摹写物象是绘画的天职,但对于文人山水画来说,绘画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如诗人墨客般寓兴会心、

寄性抒情。

其次,是“诗”与“画”在何处“一律”的问题,也就是“诗”向“画”借鉴什么的问题。抒发“情志”

是中国古代文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理论主张。然而,诗固应言情,固善言情矣,亦可以、亦善于写景。

诗词皆重体物,“体物”与“写景”一样,与“缘情”“言情”并列成词,成为诗歌创作重要的基本主

张。虽然绘画是造型艺术,但处在与诗歌相同的文化背景与审美趣味下,重道轻艺、重神轻形、重表现

轻再现、重抒情轻体物便也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但虽轻不弃,重艺、重形、重再现、重体物也是一

种传统。在这个传统下,可以发现很多以“逼真”“如画”“如在目前”之类美颂诗歌的文艺批评实例。

如“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细看君诗如看画,无声诗里画何如”。【乙】古代诗歌,不

论就创作实践来看,还是就理论诉求来看,均重直观摹绘,重体物相形。

(摘编自刘石《“诗画一律”的内涵》)

材料二:

魏晋玄学盛行,引起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普遍自觉。清谈的人生,是要超脱世务,过着清远旷达的艺术性

的人生。宁静而丰富的自然,与纷扰枯燥的世俗,恰形成一鲜明的对照。于是当时的名士,在不知不觉

之中,把自己的心境落于自然之中,在自然中满足他们艺术性的生活情调。自然由此时起,凭玄学之功,

便浸透于艺术的各方面,形成了中国尔后艺术发展的主要路向与性格。

诗与自然发生关系很早。《诗经》中的比兴,就体现了诗与自然的关系。不过魏晋以前,在文学中的自

然只是偶然相遇、旋绾旋开的关系,人并不曾着意去追寻自然,也不曾把人生的意义安放于自然之上。

此时自然在文学中的地位,还是处于消极的状态。到了魏晋时代,人开始在文学中主动地追寻自然,并

且要在自然中安放人生的价值,正如《文心雕龙·物色》云:“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因此

便出现了谢灵运的山水文学,流衍所及,遂至如隋李谔上书所谓“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

唯是风云之状”;宋梅圣俞所谓“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丙】这正

说明了自然在诗中的地位。总之,由魏晋所开辟的自然文学,是人的感情的对象化、感情的自然化,于

是诗由“感”的艺术,而同时成为“见”的艺术。诗中感情向自然的深入,即是人生向自然的深入。由

此而可以把抑郁在生命内部的感情,扩展向纯洁的自然中去。

自然景物之见于绘画,当然也很早,但皆作背景之用。因魏晋玄学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物画盛行的当时,

已出现有宗炳、王微等的山水画。宗炳谓山水是“质而有趣灵”,王微谓山水是“本乎形者融灵”。灵

即精神,即他们所追求的清高玄远的意境。他们之所以爱山水、画山水,是因为在山水之形中间,发现

了山水的清高玄远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可以作为他们人生的安息之地。其实,山水的精神,实即由

1

作者自己的精神照射而出。【丁】简单地说,这是自然的精神化。中国以山水为主的自然画,是成立于

自然的感情化之上的。这是“见”的艺术,而同时成为“感”的艺术。画中自然向精神的迫近,即自然

向人生的迫近。由自然的“拟人化”,而使天地有情化。

诗由感而见,这便是诗中有画;画由见而感,

文档评论(0)

175****7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