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51T 1523-2012 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  .docxVIP

DB51T 1523-2012 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  .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1523—2012

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

2012-12-20发布2013-0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XXXXX-201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试剂 1

5仪器、设备 1

6观察 1

7判定 3

8附录A 4

DB51/XXXXX—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核技术研究所、乐山市蚕种质量检疫检验站、内江市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钢、蔡平钟、张学清、马露芸、颜建平、何东。

DB51/XXXXX-2012

1

桑蚕白僵病诊断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桑蚕白僵病诊断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桑蚕白僵病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白僵病whitemuscardine

白僵菌属中不同种类的白僵菌寄生桑蚕感染发病,病蚕尸体被覆白色或类白色分生孢子的一类真菌性蚕病。

4试剂

4.1酒精[w(CH?CH?OH)=70%]。

4.2分析用水按GB/T6682规定执行。

4.3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5仪器、设备

5.1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冰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天平(感量0.1g)。5.2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吸管、玻璃棒、分装漏斗,量筒、烧杯、锥形瓶(500mL、250mL)、试管(10mm×75mm),样品袋、冻存管(1.8mL、5mL),解剖剪、镊子、接种针/环、牛皮纸、不锈钢锅(1000mL~2000mL)、电炉(500w~1000w)、药勺、纱布、棉塞。

6观察

6.1外观观察

2

DB51/XXXXX-2012

观察桑蚕是否具有下列症状。

6.1.1幼虫症状

发病初期体色略暗,反应迟钝,行动略显呆滞;发病后期体壁常现油渍状或暗褐色不规则病斑;眠期发病,多呈半脱皮或不脱皮蚕;濒死时排软粪,吐胃液,体液略呈乳白色;初死时头部前伸,肌肉松弛,略有弹性,后逐渐变硬;死后1d~2d,尸体的气门、口器及节间膜处长出菌丝及白色粉末,逐渐增多,布满全身。

6.1.2蛹、蛾症状

蛹期发病,病蛹死亡前弹性降低,无蠕动能力,死后胸部缩皱,失水干瘪,皱褶及节间膜处逐渐长出菌丝及白色粉末;蛾期发病,不能产卵,死后尸体干瘪,翅、足易折断。

6.2显微镜观察

6.2.1样品采集

采集6.1描述的典型个体症状病蚕,置于样品袋或冻存管中,做好记载。

6.2.2样品处置

6.2.2.1样品保存

样品随机分成2份,一份作为检样供检验;另一份作为备样,保存于0℃~4℃冰箱中,保存期

30d~60d。

6.2.2.2样品制备

6.2.2.2.1取濒死病蚕,经酒精[w(CH?CH?OH)=70%]进行蚕体消毒,用解剖剪剪去尾角,滴1滴~2滴血液,涂抹于载玻片上(过干或过浓时,可滴加1滴~3滴无菌水),盖上盖玻片,制成镜检样本。6.2.2.2.2用镊子夹取病死蚕尸体覆盖的白色粉末,置于载玻片上,滴入1滴~3滴无菌水,捣烂,盖上盖玻片,制成镜检样本。

6.2.3镜检观察

将镜检样本分别置于显微镜(15×40倍或16×40倍)下观察,每个样本观察不少于20个视野。

6.3接种观察

以下操作在超净工作台或无菌培养室进行。

6.3.1提取病原

按6.2.2.2.1方法取3头~6头出现相同症状病蚕血液各1滴~3滴,或按6.2.2.2.2的方法取3头~6头病蚕(蛹)身上的白色粉末各少许,分别置于无菌试管中,各加1滴~3滴无菌水,用无菌玻璃棒搅拌均匀。

6.3.2分离培养

将6.3.1制备的血液或白色粉末样品,用接种环(针)划线接种于马铃薯蔗糖琼脂无菌培养基上,在28℃±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5d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