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情知共进”与“知行合一.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情知共进”与“知行合一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曹延明116023

“情知教学”是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是冷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冷冉先生教育智慧的结晶。在研究冷冉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把冷老的教育思想与明代心学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相结合,对冷冉先生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尝试寻找、理顺、论证“情知共进”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落实冷老提出的“情知教学”思想,并付诸实践。

“情知教学”中说的“情”可以理解为影响孩子发展的一切非智力因素,“知”可以理解为影响孩子发展的一切智力因素。无论是“情”还是“知”,都应该落实到行动中才有意义,故而,我们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成两步——“情知共进、知行合一”.首先是要搞清楚“情知共进”中是什么“情”和什么“知”的如何“共进”。其次是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是什么“知”和什么“行”的怎样“合一”。现把我个人的粗浅认识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情知共进”的第一方面应从关注孩子生理因素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与认知水平的共进。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首要的是对孩子心理成长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因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也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教育对受教育者心理成长进行影响的最理想状态是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的将受教育者引导至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心理轨道上。最合理的形式是施教者的行为示范,孩子在榜样的行为中认识客观世界,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提高。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孩子的心理成长必然导致认知水平的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孩子心理的成长与成熟;反之,孩子不健康心理的积累必然导致认知上的是非不清,而认知不清又导致孩子心理的停滞不前。情智与认知二者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必然共同进退。

“情知共进”的第二方面应从关注孩子学生阶段的学习因素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感态度与学习方法能力的共进。《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并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孩子怎样才能“亲其师”呢?或者说孩子愿意亲什么样的师呢?师范院校的门楣上已经给了我们初步的答案:学高、身正。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如果再加上爱心、责任心、幽默感、公平公正……,那这位教师将成为孩子眼中的“完人”。一位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所以教师都要努力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能够吸引孩子亲近的人。更进一步,我想说:教师不仅要想办法让孩子亲近其师长,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亲近知识和学习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行的踏实、走的遥远。想让孩子亲近知识和学习行为,教师除了让孩子“亲师信道”外,还要营造适合的学习氛围、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把知识变得有趣、有吸引力。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换位思考,立足于孩子的角度积极设计,把学习变成一件在孩子看来有趣的事,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孩子可持久的学习动力,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的自主学习行为。知识的获得必然在孩子内心产生成就感,优良成绩的取得更加明确了这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必然转化为良好的情绪和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必然促进学习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良性循环。部分孩子的学习生活还没有进入到良性循环中,作为教师先不妨亲近为先。从“情”入手——动其心,促其行。

“情知共进”的第三方面应从关注孩子终身学习(泛学习)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情商”与“智商”的共进。孩子的情商发展与智商发展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两个方面。而当今又是信息爆炸、各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孩子情商和智商的发展绝不是单单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到的知识就可以达到足够高度的。所以学校、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盯着孩子在校园里的这几年、不能只盯着学校教育包含的这些知识和学科。一定要摒弃“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思想,要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责任感,为人师就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这个负责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与指导下,使学生学会当下的知识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在孩子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依然能够有办法、有能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掌握各种新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先把眼光放长远,把孩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社会化成长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有限的校园内教育教学活动中,着力提高孩子综合能力,以期促进孩子情商、智商的发展。

再说说“知行合一”。从字面上理解,“知行合一”就是“知识”与“行为”要一致,就是一个人要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懂得的道理要体现在行动上,做到学以致用。“知是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不通过行为、实践的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