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6篇
初中说课稿《信息技术》篇一
一、分析教材
本节内容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部出版、宁夏教育厅编写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
5节《数据分析与管理》中的第一个内容。
1、本节内容与前节内容的联系:
排序和筛选是学生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表、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
之后的一节内容。前后内容过渡自然、知识结构衔接合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内容
主要是学习如何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学习如何查看符合条件的数据,隐藏不需要的数据。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和管理,培养学生信息管理
意识,达到高效管理信息的能力。
2、本节内容的意义所在:
《排序和筛选》是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分析的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excel不仅
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它还可以对数据排序和筛选,通过排序列筛选操作,可以使我
们对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直观,大大提工作效率,简化事务管理。通过
《排序和筛选》的学习,体会excel在处理数据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提
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简单排序和筛选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练习和教师的引导来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复杂排序的操作。
突破方法:以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二、分析学情: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没有学过excel的基础知识,对电子表格的认识仅限于本学期所学
的知识。但通过本学期的前期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工作
表、格式化工作表,并学会了在excel中进行计算和统计的基本操作,对excel有了一定的
认识。所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时,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
教师的适时辅导来完成。
2、说个性发展与群体提高
由于家庭环境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差异,造成班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操作能力是有差别
的,该内容对优秀生来说可能在8-10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任务,但个别学生操作能力较弱,
有可能25分钟内也不能完成任务。为了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任
务的设计上做到有梯度,即:任务有难有易、有多有少,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
获。同时,教师在学生学习时要把更多的精力分散到班里弱群体“学困生”身上,要多关
注他们的学习需求,辅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对于优秀生,一方面要拓展他们的知识,
同时要鼓励他们帮助身边的学困生掌握知识,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教学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的指导下,根据我对教材理解和学情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
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excel中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
(2)知道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的作用,并能够合理使用它们。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达到高效管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公正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好品质。
(3)让学生感受excel的强大功能,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
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
践的过程。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手段”。因些,整堂课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在动手
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整堂课要渗透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达到学会学习
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动手实践法”“任务驱动法”为主,以“讲
解示范法”、“竞赛法”、“辅导帮助”、“评价交流”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竞赛:
打开某班级的期中考试成绩表,师生共同参与竞赛,看谁先能把成绩表中的“总分”从高
到低排列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竞赛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老师或其他同学能在2-3秒内能够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