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共情的概念_原创精品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共情的概念,理论,测量与相关研究综述

摘要: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既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

预测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共情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核心,是

社会生活的基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回顾了以往研究者的共情定

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共情进行了界定;之后回顾了共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共情

的理论,总结了影响共情的一些因素,最后是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字:共情;理论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来自于德文术语“Einfühlung”。个世纪以来,哲学家都在讨论共情,并

发展出了各种道德理论。在当代的道德哲学以及认知科学哲学领域,共情仍然是

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共情在心理学学科里的研究起源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上

个世纪社会和发展心理学家对于共情沮丧与共情利他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但

由于理论发展和实验操作的困难,共情研究一度停滞,不前,直到最近人们开始运

用核磁共振成像等生物物理技术对共情展开了新一轮的重点研究。共情有一定的

生物学意义,它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既有认识论上的意义又

有社会功能意义。通过共情,我们分享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更加精准快速

地判断他人的行动,并为让我们掌握重要的环境信息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人,与他人交流沟通,促进人与人之间亲

密信任关系的建立,助人行为的发生。Decety和Jackson(2004)研究发现,共情对

于儿童道德的发展和抑制成人暴力有重要作用。T.Lipps是将共情应用于心理

学的重要人物之一。“Empathy”实际上是铁钦纳对“Einfühlung”的英文翻译。

后来学者对共情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取向,共情的情感取向,认知取向,多维取向。

1.1共情的情感取向

Lipps认为共情是因为共情对象富有表现力,从而迫使共情者感受到注视共

情对象时所发生的体验;外在物体或人将活动强加给了共情者,使共情者被动

地、直觉地模仿,在模仿中获得感受;当共情者获得外在客体的内在活动时,会

与外在客体相联合,产生与之一体感(oneness),Lipps称其为最圆满的共情,

也称为同感共鸣的(sympathetic)共情,是同感的一种形式;Lipps认为如果故意

模仿他人动作,则是在制作他人内在活动的心理意象,共情不包含任何心理意

象,总之,共情是对客体感受的被动和直觉的反应。Stotland和他的同事或许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是再次重申共情仅仅是情感术语的第一人。他把共情定义为“观察者察觉到他人

正在或将要体验某种情感的一种情感反应”,尽管他认为情绪性共情和与准确性

有关的认知过程会相互关联,但关注的主要是情绪反应。而且他认为不一致的情

感反应也是共情,称为差异性(contrast)共情。80年代中叶,有更多学者倾向

于用情感术语定义共情。他们与Stotland的共情定义不同,将共情限制为至少

与共情对象的情感相适合(congruent)的情感反应。Hoffman将共情看作是更适

合他人境遇而不是自己境遇的情感反应。Eisenberg则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

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预期

文档评论(0)

LLFF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