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旅游景观鉴赏报告
题目旅游美学之大理之美
学生姓名XX学号19XXX
教师姓名XXX职称讲师
课程《旅游美学》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应用英语
摘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
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
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城内文物
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
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
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
关键词: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风花雪月
目录
一、引言1
二、人文景观美1
(一)崇圣寺三塔1
(二)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2
(三)拱辰楼2
三、自然景观美3
(一)洱海3
(二)苍山3
四、历史文化美6
五、民俗风情美6
(一)白族绕三灵的核心思想7
(二)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深层反映7
(三)农耕文化的原始记忆7
六、结束语8
一、引言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
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
平方公里。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城内文物
古迹众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遗址可辩,截至2013年,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
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
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大理有美丽的山脉和宜人的气候。
它因其美丽的花朵、下关风、苍山雪和洱海月亮而被称为“东方瑞士”。大理古城位于洱
海中部,曾经是南诏古国的首都和白族文化的发祥地。除了大理古城,附近的双走廊和西
州现在已经成为更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目前,在洱海路(约110公里)周围驾车/骑马是一项
非常受欢迎的运动,穿过蔡村、双走廊、蔡村、海东、下关,沿途有闪闪发光的洱海和一
些正宗的白族村落。全年都可以来旅游,季节不用风景不同。3-11月是最受欢迎的月
份,时间充裕建议大家好好游玩一番。
二、人文景观美
(一)崇圣寺三塔
大理的标志和象征。是大理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人文景观,也是中国南方最
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是由1大2小3
个塔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为9.9米,
凡十六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西有苍山十九峰如屏风耸立,东有
250平方公里的洱海像镜面展开,山海之间田畴万顷,白族村庄星罗棋布,崇圣寺三塔旅
游区,就坐落在这如诗如画的名山胜水之间。三座塔变化中有和谐,对立中有统一,互相
依衬,浑然天成,背后是终年积雪的苍山,前面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与“玉洱银苍”浑然
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典雅的东方美。古时大理国有“妙香国”的美誉,寺庙众多,佛
塔林立,从千年之前到现在,崇圣寺三塔一直是大理的地标与象征。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
理古城西北部约一公里处,背靠苍山应乐峰,面朝东面洱海。它有三塔区域及崇圣寺区域
等组成。崇圣寺,历史上曾经有九位大理皇帝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
天龙寺。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
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
余里。据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
建了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整个崇圣寺三塔旅游景区很大,主要观景点有三塔、聚影池、南
诏建极大钟、登高庭、观海楼、高僧殿等,耗时比较长,整个一圈步行游玩下来大约需是
7公里左右。走在苍山洱海之间,一抬眼便能看见挺立在苍山脚下的三座白塔一主塔和两
小塔成三角鼎立分布,三个塔的建筑时间不同,主塔于唐代建成,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
史,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