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09年10月天然气工业钻井工程
2009年10月
天然气工业
钻井工程
·62·
LG地区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李晓阳张坤吴先忠晏凌陈怀高王多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李晓阳等.LG地区超深井钻井液技术.天然气工业,2009,29(10):62-64.
摘要通过分析LG地区的地质特点和钻井工程措施要求,针对超深并钻并液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建立和应用“三强”聚合物钻井液、“三低”防塌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液和抗高温弱凝胶防卡钻井液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长井段大尺寸井眼的安全快速钻井、气体钻井后替入钻井液的并壁稳定和井眼通畅、长段红层泥页岩并段防塌、欠平衡钻井和长裸眼小井眼的超深井高温防卡等技术难题。形成了LG地区的特色钻井液技术,有力地保障了该地区的安全快速钻井。
关键词超深井气体钻井聚合物钻井液防塌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液防卡钻井液DOI:10.3787/j.issn.1000-0976.2009.10.019
0引言
LG地区广泛应用了气体钻井和欠平衡钻井技术,实现了超深井的快速钻井。X井井深6530m钻井周期为145d,平均机械钻速为6.4m/h,定向井W井井深为6431m,钻井周期为142d,较之前的川渝地区碳酸盐岩超深井0.97m/h的平均机械钻速有大幅度提升,创造了国内碳酸盐岩超深井钻井速度的新纪录。
1钻井技术方案及存在的钻井液技术难题
LG地区钻井井深为6500~7000m,钻探主要了解长兴组生物礁和飞仙关组面滩的储层分布及含油气性。钻井过程中,尽量使用气体钻井技术,以大幅度地提高机械钻速。在不具备空气钻井或氮气钻井条件时,转化为钻井液钻井[1-7]。在须家河组地层如无氮气钻井条件,则采用钻井液欠平衡钻井,以提高研磨性极强的砂岩地层的钻井速度。LG地区油气藏埋藏深度、岩性、地层水、含硫情况等存在较大差异。该地区属于多压力系统,纵向上存在多个产层,高含H?S,气体钻井期间,油气、地层水、井壁失稳等因素导致井下出现复杂情况,钻井液钻进中井
漏、井涌时有发生,会严重影响钻井速度。钻井中钻
井液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有5个方面:一是长段大井眼井壁稳定和井眼清洁问题;二是气体钻井后转换为钻井液钻井时的井壁稳定和井眼通畅难题;三是长段红层泥页岩的防塌问题;四是欠平衡钻井液技术问题;五是超深井长段小井眼抗高温防卡问题。
2“三强”聚合物钻井液技术
“三强”聚合物钻井液具有强抑制性、包被性和封堵性,具有很强的防塌抑制能力。“三强”聚合物钻井液能够较好地解决井壁稳定问题、钻井液密度与钻井速度之间的矛盾,为红层泥页岩井段实现“以快制胜”的快速钻井提供重要保证。
LG地区第二次开钻井段使用444.5mm钻头,最长裸眼井段为1000m,地层以泥岩和砂岩为主,钻井中钻井液环空返速低,同时×444.5mm钻头破岩能力较弱,导致地层浸泡时间长,这些都会对井眼条件和钻井周期造成严重影响。LG地区已钻的9口井中,有6口井在第二次开钻采用了“三强”钻井液。通过应用“三强”聚合物钻井液,充分发挥了“以快制胜”的特性,实现了井壁稳定,同时钻井液密度始终控制在1.05g/m3以下,保证了获得高的机械钻速,还减少了井漏。通过优化钻井液流变性,配合适当的钻井液排量,有效地解决了大井眼携砂问题,实现了井眼的通畅,使钻井作业得以顺利进
*本文受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LG地区安全快速钻井重大现场试验项目”(编号:07G2030206)的资助。
作者简介:李晓阳,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1986年毕业于原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长期从事钻井液技术研究工作。地址:(610051)四川省成都市府青路一段3号。电话:(028E-mail:lixiaoyang0790@
第29卷第10期天然气工业钻井工程
·63·
行。6口井的钻探表明,该井段平均机械钻速达4~6m/h,仅用7~9d就完成了近千米的钻井作业任务,实现了?444.5mm井眼深井安全快速钻井。
3“三低”防塌钻井液和润湿反转技术
1)气体钻井条件下井眼状况分析。气体钻井中,由于地层和井壁受应力的不同,与钻井液钻井相比,井壁岩石更容易出现破碎、垮塌,出现井壁不稳定现象。气体作为循环介质所钻成的井眼与常规钻井液条件下所钻成的井眼相比存在许多差别。一是在近井壁周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力管网直埋管道施工方案.doc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自然资源》单元试卷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A(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pdf VIP
- 萌宠学 见面课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八).doc VIP
- 认知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分析.pptx VIP
-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游戏指导》全真模拟题(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