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章感觉器官第一节概述第四节其它感受器第三节位听器官第二节视觉器官
感受器:具有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感觉器官:(视、听、嗅、味、痛、冷、热、压等)(牵张、温度、空间位置、运动状况等)功能功能1.外感受器2.内感受器一、感受器的分类二、感受器的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1.感受器对刺激的选择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阈值(强度、时间)2.刺激量(三)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慢适应感受器(如痛觉)快适应感受器(如触觉)感觉阈值第一节概述第四章感觉器官3.影响感觉强弱的因素感受结构辅助装置或附属结构感受器发放的冲动频率参与兴奋的感觉神经元的数量大脑皮质感觉区的机能状态(二)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返回结束
第二节视觉器官一、眼的辅助装置1.眼睑2.结膜3.泪器4.眼外肌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板腺)、睑结膜保护富含血管营养眼球运动二、眼球的构造眼球壁(一)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泪液——润滑、清洁1.外膜3.内膜2.中膜内容物(二)眼的折光物质1.角膜2.房水3.晶状体4.玻璃体返回结束练习三、眼的成像与折光调节链接四、眼的感光功能链接
眼球壁的结构1.外膜角膜巩膜2.中膜睫状体脉络膜虹膜瞳孔3.内膜视网膜(视盘、黄斑、中央凹)返回
视网膜结构色素细胞无足细胞水平细胞返回结束
眼底和感光细胞返回结束
近点老视1.看近物时折光力的调节CBA晶状体和瞳孔的变化环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凸近处物象落在视网膜上2.瞳孔反射3.眼球会聚近——小中央凹录象返回结束(二)眼的折光调节
1.近视6M以外的物体成像与视网膜前,视网膜上的像模糊⑴原因:①晶状体折光力太强;②眼球前后径加长。⑵成因:①遗传;②视物过近、字小、时间长,睫状肌过度疲劳;③光线过强或过弱;④在晃动的车船里或走路时看书2.弱视无器质性病变,但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视力低,无立体感⑴成因:①视神经中枢未受到精细分析里的训练;②高度屈光不正且未矫正;③两眼屈光度差异很大。⑵治疗:返回结束主要是遮盖法视觉训练⑶矫正或治疗:①假性近视——眼操、针灸、解痉挛药。②真性近视——凹透镜、角膜手术等录象(三)眼的视觉异常
四、眼的感光功能(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三)明适应与暗适应1.感光功能的差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明视觉和色觉对强光和色光敏感对弱光敏感暗视觉2.分布差异夜行性动物昼行性动物人视网膜边缘中央凹3.视野白色兰色红色绿色颜色视野(右眼)(二)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返回结束
视觉传导路
视觉传导路(彩)
第三节位听器官一、耳的结构与功能1.耳廓2.外耳道3.鼓膜1.鼓室⑴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功能:将鼓膜传来的震动传到内耳。⑵听肌:减少震动能量,保护内耳。2.咽鼓管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保证鼓膜正常震动(一)外耳(二)中耳(三)内耳耳蜗——传导并感受声波前庭、半规管——位置和平衡感受器在声波的作用下发生震动耵聍—保护收集声波、辨别声源皮肤覆盖返回录象结束
(三)内耳(内耳迷路)耳蜗——传导并感受声波前庭、半规管——位置和平衡感受器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卵圆窗(前庭窗)圆窗(蜗窗)上、后、外三管相互垂直螺旋形骨管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蜗管内、外淋巴液(四)耳蜗(2周半)前庭阶(前庭窗)鼓阶(圆窗)蜗孔、蜗管蜗轴、骨螺旋板、螺旋韧带、基底膜、前庭膜内1列、外3-5列听毛螺旋器听感受器毛细胞盖膜支持细胞神经末梢返回录象结束
二、听力障碍1.先天性耳聋⑵孕期有害因素:⑴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亲婚配发病率高③孕母饮酒④妊娠期疾病⑤产伤等②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等)①病毒感染(风疹、流感等)2.后天性耳聋⑵疾病(高热、急性感染等)⑴药源性耳聋(一)病因(二)矫正(三)预防助听器听力训练3.小儿计划免疫4.定期检查5.选择合适的音乐6.禁止近亲婚配2.小儿慎用药物1.孕母避免感染、慎用药物不当胎教返回结束
一、嗅觉感受器嗅粘膜嗅纤毛嗅丝嗅神经支持细胞嗅细胞不同气味刺激——嗅球的僧帽细胞进行信息分析平静呼吸回旋气流气味物质溶解在粘液中嗅觉适应嗅觉灵敏度个体差异二、味觉感受器——味蕾1.分布会厌、咽后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