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总结
一、平型关大捷
(1)概况:1937年9月,八路军在林彪指挥下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胜利。
(2)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1)概述: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目的:驳斥“亡国论”“速胜论”,
内容:①敌强我弱,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2)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
心和信心。
三、抗日根据地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把敌后变成抗日
的前线。
(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人民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层民兵为骨干,以广大
群众为力量,展开人民游击战争。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2.抗日根据地建设
(1)政治: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2)经济:①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抗战时期的特殊的土地政
策)②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了农民负担。
(3)意义(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四、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组织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
攻
背景: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目的: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2)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有力打
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
信心。
五、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