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CT诊断学基础知识
CT发展慨论
X线影像是把具有三维的立体解剖结构摄成二维的平面图像,影像互相重叠,密
度分辨率不高。1969年英国的Hounsfield首先设计成电子
计算机体层成像装置(ComputedTomography,简称CT)。1972年这一成果在放射
学年会上公布于世。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学奖。
CT的优点:
1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检查时只要病人不动地卧于检查床
上,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病人所接受。
2图像是断面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可直接显示X
线照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因此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
性高。
3可以获得不同的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X线吸收系数,以用于定性分析。
CT成像原理与基本结构
一、CT基本原理
X线管发出的X线束得所选层面从多个方向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测定透过的
X线量,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转入计算机储存和计
算,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X线吸收值,经数/模转换器在阴极射线管影屏上
转成CT图像。临床上将此图像再摄于胶片上。因此,CT图像
是计算机计算出的图像。
二、CT机基本结构
1扫描装置:由X线管、探测器及准直器组成。X线管发射X线,探测器接收X
线,准直器位于X线管前方,它的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2计算机系统:是CT计神经中枢和心脏。担负操纵整个扫描过程,处理和运算
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的重建和显示等重要工作。
3外围设备:包括资料存储设备和显示终端两大类。前者有磁盘机、磁带机和软
盘机等;后者有扫描图像的显示终端和显示各种程序文件
和指令等文字材料的计算机终端。
CT机的发展与分代
CT机的发展速度很快,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至今,经历了第一代至第五代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的演变。
扫描方式探测器元素探测器数扫描时间矩阵
第一代平移/旋转式碘化钠1~2个3~5分/层256×256已淘汰
第二代平移/旋转式二氟化钠3~30个10~40秒/层256×256已淘汰
第三代旋转/旋转式氙气300个2~10秒/层256×256或512×512
第四代旋转/静止BGO晶体1~4千个1~4秒/层512×512
或固定或高效稀土陶瓷或1024×1024
(当球管连续旋转、床匀速前进时形成螺旋CT)
第五代超快速或电子束CT,以偏转电子束来产生X线进行扫描,扫描时间缩至
50ms/层,17层/秒,拓宽了CT在心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但价格昂贵。
CT检查方法及步骤
一CT检查方法
1平扫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CT扫描方法。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
扫描、薄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一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层
距大于层厚。
2增强扫描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
是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
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注入方法有多种。常
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Omnipaque、Ultravist
等),剂量约50~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