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5页共NUMPAGES7页
课时跟踪训练41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江苏徐州模拟)九段沙湿地是长江口地区唯一基本保持原生状态的河口湿地,是中国自然生态保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长江口众多沙岛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地壳下降运动 D.海平面上升运动
2.下列属于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是 ()
A.为人类提供野生动植物资源
B.净化长江口水质
C.提高“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
D.调节长江径流量
答案:1.A2.B
解析:第1题,长江口众多沙岛是长江河口不断发育并向海洋推进过程中河床底沙推移堆积的自然产物。第2题,湿地具有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长江口及以上河段沿岸工业、农业发达,城市众多,生产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大,九段沙湿地具有净化水质功能,有利于保护河口生态环境,B项正确;该湿地可为多种生物提供生长、栖息环境,但不是为人类提供野生动植物资源,A项错误;该湿地不能提高“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也不能调节长江径流量,C、D两项错误。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年均降水量335毫米,是世界上湿地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源区生活着一种裂腹无鳞鱼,生长缓慢,体重较小,成年鱼体长仅20厘米。我国开始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目前该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已大为好转。下图为长江源流域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降水量与冰雪融水量恒定的前提下,植被恢复会导致长江源区()
A.径流量年变化增大 B.蒸发量减少
C.坡面径流增多 D.径流总量减少
4.长江源区裂腹无鳞鱼的体态特征是为了适应 ()
A.高寒缺氧
B.水流湍急
C.水体营养缺乏
D.多年冻土环境
答案:3.D4.A
解析:第3题,植被恢复,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增强,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变化减小,A项错误。植被增多,蒸发量增加,B项错误。植被恢复,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C项错误。植被恢复,涵养水源功能增强,径流总量减少,D项正确。第4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鱼类生长缓慢,长度小,A项正确。
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绘制的1995—该地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为1995—与—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5~6题。
5.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C.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6.推测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我国()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河沿岸
C.闽江下游
D.渭河平原
答案:5.A6.A
解析:第5题,读年平均气温图,两个时段气温均值中,—比1995—的气温均值降低,反映该山地自然保护区气温在下降,蒸发量减小。读年平均降水量图,两个时段降水量均值中,—比1995—的降水量均值增多,反映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变得湿润。由此可以得出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项正确。由于气温降低,降水增加,森林火险等级降低,基岩裸地减少,B、C两项错误。图中的各年降水量有升有降,地表径流有些年份多,有些年份少,D项错误。故选A项。第6题,由图中年平均气温数值可知,该地年平均气温为2.5~4.5℃,说明纬度高,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读年降水量图可知,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有时大于800毫米,应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结合选项,塔里木河流域降水量低于200毫米,渭河平原降水量低于800毫米,闽江下游年平均气温的波动较小,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B、C、D三项错误;三江平原纬度高,年平均气温的波动大,受地形的影响,降水有时会大于800毫米,A项正确。故选A项。
湖南大米不时被检出镉超标,“鱼米之乡”光环被蒙上一层阴影。不仅是湖南,多个省级行政区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土壤污染已成为我国众多地方的“公害”。“镉米危机”的出现再次敲响土壤污染警钟。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关于土壤污染原因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土壤中的残留过多
B.使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
C.农田堆放有毒、有害的废弃物,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
D.在农田采用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耕作
8.下列治理土壤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将所有排污不达标的工厂停产整顿
B.发展旱作农业,靠天收,不再引水灌溉
C.进口发达国家的粮食,不购买、食用出现污染米的地区的食品
D.严格控制、消除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消除污染,不让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
答案:7.D8.D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3 水体运动规律 核心考点练1 水循环和河流特征 (4).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第14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doc
-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十七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规范练34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
-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前强化练 热考情境专项练 热考10 水利工程 (2).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5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考点规范练48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3).doc
-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课后习题 第1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节 第1课时 地球自转特征及昼夜交替.doc
- 14G312 幼儿园、中小学校家具家电设备抗震连接构造.docx
- 15G323-1 钢筋混凝土吊车梁(A6级).docx
- 14BJ15-1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优选图集.docx
- 13SG905-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图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