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学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涉及到的实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
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
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师生互动:通过多媒体举例让学生分析研究,并给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难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
三、探究学习
探究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
请看下面的一些数列:
鞋的尺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有
22,22.5,23,23.5,24,24.5,…;①
某月星期日的日期为
2,9,16,23,30;②
一个梯子共8级,自下而上每一级的宽度(单位:cm)为
89,83,77,71,65,59,53,47.③
思考:上面几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得出结论:
对于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0.5;
对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7;
对于数列③,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6.
这就是说,这些数列具有这样的共同特点:
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你能用递推公式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吗?
思考1:当公差d=0时,{an}是什么数列?
提示:仍是等差数列.
思考2:将有穷等差数列{an}的所有项倒序排列,所成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
是什么?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提示:是等差数列,公差与原数列的公差互为相反数.
思考3:如果说“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相邻两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等差
数列吗?
提示:这个数列不一定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差”是有顺序的,必须是“从第2项起,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而“相邻两项的差”,这里的“相邻”可能是后一项减去前一项,也可
能是前一项减去后一项,如数列2,1,2,3,4,5相邻两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1,但此数列不是等差
数列.
师生互动: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的分析探究。
例1.已知数列{a}的通项公式为a=3n-5,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nn
解:因为当n≥2时,
a-a=3n-5-[3(n-1)-5]=3,
nn-1
所以数列{a}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3.
n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让写出完整的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知识,规范步骤。
【变式练习1】
判断下列各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哪些不是?如果是,写出首项a和公差d,如果不是,
1
说明理由。
(1)1,3,5,7,…
(2)9,6,3,0,-3…
(3)-8,-6,-4,-2,0,…
(4)3,3,3,3,…
1111
(5)1,,,,,
2345
(6)15,12,10,8,6,…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思考,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点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思考:如果等差数列{a}的首项为a,公差为d,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怎样的?
n1
师生互动:学生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教师巡视,最后得出证明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叠加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学生周密慎思的习惯,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思维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频实验一预习报告.pdf
- 高考语法填空名校好题热点时事100篇:专题 06 人工智能、智能家居(高科技) (原卷版).pdf
-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精选5篇).pdf
- 高情商晚安温馨句子100句.pdf
- 高中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 高一语文必修2同课异构:故都的秋备课资料.pdf
- 风电项目监理规划18191.pdf
- 项目实习报告汇总5篇.pdf
- 韩非子寓言故事读后感(精选3篇).pdf
- XXXX年XX月XX日某市教体局关于“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
- 某县纪委监委开展“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汇报22.docx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66.docx
- 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docx
- XX县委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述廉报告3.docx
- 某县纪委关于校园餐问题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docx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22.docx
- 某县税务局党委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x
- 某县委书记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docx
- 某县纪委校园餐问题整治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docx
- 某区委副书记、区长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