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素养考题的价值样态与教学启示 .pdf

地理素养考题的价值样态与教学启示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素养考题的价值,样态与教学启示

简要:地理素养考题是考查核心素养的地理试题,具有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

功能,它既可以作为测评工具评价学习,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助力教学。为了认清

地理素养考题,可以从课程标准给出的样态、高考立意转向呈现的样态、高考真题

凸显的样态三个角度加以认识。其启示是地理教学必须基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提炼

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立足素养本位,体悟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回归学科本质,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以此应对课改的变化,达到学科育人的求。

落实核心素养的切入点之一是运用评价改革倒逼教学改革,发挥试题教育评价

指挥棒的引导教学功能[1],即通过变革试题引导一线教师研究、改善教学,进而促

进核心素养的落实。这使得试题必须也必然具有考查核心素养的特征,这样的试题

我们暂称之为素养考题。地理素养考题有什么价值,呈现出何种样态,将指引教学

走向何方,这些问题均是一线教师尤为关心和关注的,也是研究者不得不面对的。

一、地理素养考题的价值

1.有利于国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地理素养考题具有价值引领功能,从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地理素养考题通过创设情境,将与地理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包括与地理

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时

代主题,与地理相关的党和国家政策改革、社会发展的热点时事,与地理相关的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地理相关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和各种产业生产活动过程,

与地理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等。通过将人地协调观念渗透于考题之中,最大

限度地发挥地理素养考题的教育功能,有力地回答地理学科“培养人”的路径方法。

2.有利于教师科学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养考题是教师最直接的抓手和参照,相对于大政方针、文件求和理论阐释,

地理素养考题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地理“考什么”“怎么考”,关乎教师“教什么”“怎么

教”,继而影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可见,教师能否科学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

能否教得依标、对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素养考题的理解。认清素养考题的

本质,有利于教师把握核心素养细化于试题的方式,从整体性出发谋篇布局,从基

础性着手从长计议,针对性地开展地理教学。

3.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习得

地理素养考题既是核心素养考查的载体,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习得的工具。学生

的学是否有用、有效,一方面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是否从学科本质出发

并指向素养;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学生所用的“训练工具”和所在的“训练场”:单独的

素养考题是“训练工具,多个素养考题的精心组合就构成“训练场”,一个个“训练

场”生发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发展场域。在“双减”背景下,素养考题能够更加聚

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习得,成为教育教学减负提质增效的利器。

二、地理素养考题的样态

1.课程标准给出的样态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简称,它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的指导教学和考试

的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统一性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以下简称“地理

课程标准”)均明确给出了一道“以测评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试(样)题那,气

比较直观地呈现了素养考题的样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方向性指导意义。对两份

试(样)题进行仔细研读、对比,可以归纳出地理素养考题的一些特征。

首先,符合育人理念。依托真实复杂情境载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考

查内容、考查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指向明确,考查求

具体且有梯度,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来评价其层级水平。

其次,突出学科本质特征。试题“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工业”第一问和第二问虽貌

似同为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但并不重复,而是地理空间由较大尺度的“沙特阿拉伯”

变化为较小尺度的沙特阿拉伯北部的“甲地”,而且设问落点一是正向相关的“优势

条件,一是负向相关的“不利的地理条件。

最后,凸显探究性和开放性。一方面情境本身具有探究性,另一方面,无论是

对他人观点的赞同与否表明态度、说明理由,还是线路的选择、说明理由,以及开

发利用价值的判断、说说看法,均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从应答的角度讲,学

生可以从赞同或不赞同,可以从曲或直选择其一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