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桃花源记》说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桃花源记》说课稿

八班级《桃花源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班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是重点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的社会抱负,表达了陶渊明对抱负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同学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的大意,了解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其次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的主旨,这里我要讲的是其次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培育同学“具有肯定语言感受力量”、“初步具有观赏文学作品的力量”,再加上八班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肯定的文言文阅读力量,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解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其次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几点:

(1)理清结构。

(2)品尝的美点。

(3)品评笔下的社会抱负。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班级同学的抽象思维力量还不是很强,同学正确评价的抱负有肯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同学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心中的抱负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同学,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颜色的故事,同学学习的爱好很浓。但是,乡镇同学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肯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同学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同学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依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殊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同学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同学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堂导入

由于是其次课时,所以这一课时的导入就设计为: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首先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美读课文,设计问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这样同学在找线索的同时,就把渔人发觉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情形,贯串了起来。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1、问同学:这篇课文美吗?同学确定说:“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这篇查找美点。同学比较简单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环境很美的句子。这时要引导同学去发觉桃花源中的人美。“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热忱,好客,慷慨,这不都能体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吗?接下来连续引导同学从情节的曲折是一种美,语言的.流畅也是一种美,叙事的简明也是一种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同学学会从多种角度去观赏的美,不要拘限于的语言,人物的行为。

2、接下来让找出表现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个字是重点?

明确:乐。连续追问:乐在何处?

此处我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同学扮成记者,穿越到晋朝,来到桃花源,进行采访,以“你欢乐吗?”采访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妇女等,让他们学出他们的欢乐。然后再采访一下渔人,让渔人说出他在桃花源外的苦痛,与桃花源中的人的欢乐形成对比。让同学在活动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3、读过此文,同学们确定觉得其中有许多奇妙之处吧?那你觉得奇在何处呢?引导同学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结局之奇。

为什么“到处志之”,又“不复得路”呢?这就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引子。

(四)评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鼓舞同学多角度、有创意、有批判地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花源很美,毕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笔下的桃源世界?

题意在引导同学明确桃花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的抱负。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