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换热;§6-1凝结换热
;?如果凝结液体能很好地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称为膜状凝结。图a示出了在不同的润湿能力下汽液分界面对壁面形成边角θ(润湿角)的形状。θ小则液体润湿能力强,液体会铺展在壁面上。
;?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凝结液体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的小液珠,称为珠状凝结。图b示出了在不同的润湿能力下汽液分界面对壁面形成边角θ(润湿角)的形状。Θ越大,则液体润湿能力越弱,液体以颗粒形式凝结在壁面上。产生珠状凝结时,所形成的液珠不断发展长大.在非水平的壁面上,因受重力作用.液珠长大到一定尺寸后就沿壁面波下。在滚下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合相遇的液珠,合并成更大的液滴.
;?膜状凝结时,壁面总是被一层液膜覆盖着,凝结放出的相变热(潜热)必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冷却壁面上去。这时,液膜层就成为换热的主要热阻。而珠状凝结时,壁面的部分表面与蒸汽直接接触,因此,换热速率远大于膜状凝结(可能大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1916年,Nusselt首先提出了纯净蒸汽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分析解。Nusselt从蒸气凝结的主要热阻是凝结夜膜的导热热阻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假设:(1)常物性;(2)蒸气静止;(3)液膜的惯性力忽略;(4)气液界面上无温差,即液膜温度等于饱和温度;(5)膜内温度线性分布,即热量转移只有导热;(6)液膜的过冷度忽略;(7)忽略蒸汽密度;(8)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
;g;根据边界层微分方程,利用Nusselt假设,可解得液膜中速度分布为;最后,再次由能量平衡,可求得微元段dx内的凝结换热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实验表明,由于液膜表面波动,凝结换热得到了强化,实验值比理论计算值高20%。工程上一般使用修正后的膜状凝结层流表面换热公式;2.水平管和水平管簇上的膜状凝结
;注意:(1)采用上述公式计算时,物性参数数据要按膜层平均温度tm=(ts+tw)/2确定;(2)对于垂直竖壁,定型尺寸取为竖壁的高度,对于水平圆管定型尺寸则取为管径D;(3)对于垂直圆柱体,当?(L)d/2时,可应用垂直平板的关系式计算。;3湍流膜状凝结换热;注??:横管因直径较小,一般都处于层流状态;液膜由层流转变为紊流的临界雷诺数为1600。当Re>1600时,液膜上部为层流,下部为紊流。;湍流换热若干经验关联式:
(1)Laboontzov整理的实验关联式为:;4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准则关联式;§6-1-3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
;3.过热蒸气
如果蒸气是过热蒸气,凝结时不仅放出汽化潜热,还放出蒸气冷却到饱和温度的热量。这时要考虑过热蒸气与饱和液的焓差。;6.管内冷凝
此时换热与蒸气的流速关系很大。
蒸气流速低时,凝结液主要在管子底部,蒸气则位于管子上半部;
流速较高时,形成环状流动,凝结液均匀分布在管子四周,中心为蒸气核。;7.凝结表面的几何形状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的液膜的厚度。可用各种带有尖峰的表面使在其上冷凝的液膜拉薄,或者使已凝结的液体尽快从换热表面上排泄掉。;例6-1:压力为1.013?105Pa的水蒸气在方形竖壁上凝结。壁的尺寸为30cm?30cm,壁温保持98℃。试计算每小时的换热量及凝结的蒸汽量。;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例6-2:一根长L=1m,外径D=80mm的垂直管,它的外表面暴露在大气压力下的饱和蒸汽中,管内有冷水流过,使表面温度维持50℃。问:对冷却剂的传热速率是多少?蒸汽在表面上凝结的速率又是多少?;于是,得传热速率为;Exe:P230-(6-7),(6-13),(6-17),(6-44);§6-2沸腾换热现象;a大容器沸腾(池内沸腾):加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
b强制对流沸腾:强制对流+沸腾;6-2-2气泡动力学简介;2.气泡存在的条件
气泡半径R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克拉贝龙方程)才能存在:;通过对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大容器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实验观察,可以画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称为饱和沸腾曲线。曲线的横坐标为沸腾温差,或称为加热面的过热度;纵坐标为热流密度。该图表征了大容器饱和沸腾的全部过程,共包括4个不同换热规律阶段: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a.自然对流
当沸腾温差比较小时(一般5℃)(图中AB段),加热面上只有少量汽泡产生,并且不脱离壁面,看不到明显的沸腾现象,热量传递主要靠液体的自然对流传递,因此可近似地按自然对流换热计算。;b.核态沸腾
如果沸腾温差继续增加,加热面上产生的汽泡将迅速增多,并逐渐长大,直到在浮升力的作用下脱离加热面,进入液体。这时的液体已达到饱和,并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因此汽泡在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