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课标天津专用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docxVIP

新课标天津专用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专题提升训练1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提升训练第20页?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作为理论经济学代表的《国富论》虽经严复和梁启超的翻译介绍,但在中国仍“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反而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探讨和应用在同时代更受关注。据此可知()

A.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思想潮流

C.中国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

D.中国人留意应用不留意理论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理论经济学在中国影响不大,但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应用经济学更受关注,而会计学、企业管理等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反映了当时中国实业救国的思潮,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留意应用而不留意理论,故B项正确,D项错误。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意味着维新思想在中国行不通,故A项错误。会计学、企业管理等经济学的应用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市场,因而不能说中国民族经济缺乏市场意识,故C项错误。

2.1860—1900年四十年间,中国共引进西方书籍555种,其中自然科学162种,应用科学225种,而社会科学只有123种,其他45种。这表明()

A.社会转型变更了人们的相识

B.西方学说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

C.政府重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对当时中国作用有限

答案:A

解析:1860—1900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对西方的相识也渐渐发生变更,从这四十年引进西方书籍的状况来看,人们的相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更,故A项正确;这一时期西方学说在中国社会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由材料数据来看应用科学所占比重要高于自然科学,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解除。

3.(2024北京丰台模拟)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闻名者……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相识正确的是()

A.有识之士在找寻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B.无产阶级初步相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D.马克思主义起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寻求强国之道,当时中国先进的学问分子已经起先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找寻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与材料“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相符,故选A项;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是资产阶级,解除B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解除C项;材料“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反映了当时的学问分子已经起先介绍马克思主义,但1899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尚未结合,解除D项。

4.(2024广东惠州4月三模)19世纪末,梁启超认为:“由科举出身者,于西学辄无所闻,由学堂出身者,于中学亦茫然不解。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行……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其意在()

A.批判传统的封建礼教 B.打破传统体用文化偏见

C.借西学推动制度革新 D.供应反清革命理论依据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行……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由此可知,他认为中西文化有共通之处,打破了传统的中西对立的观点,故选B项。

5.(2024湖北八校联考)1894年,孙中山指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夫之心,“假如农夫不来参与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见,孙中山()

A.相识到农夫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夫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得农夫之心”“假如农夫不来参与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孙中山对农夫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故选C项;题干材料论述的是孙中山相识的变更,没有体现出农夫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解除A项;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解除B项;材料“假如农夫不来参与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与革命的依靠力气有关,没有涉及社会主义,解除D项。

6.(2024湖南衡阳二模)晚清时期,“个人主义”一词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进入中国,时人“多引以为诟”。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发见”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 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

C.促使启蒙思想在中国兴起 D.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巩固

答案:B

解析: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7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