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共经济学教程 课件 第15章-农村与城市;第16章--市场经济危机与危机管理.pptx

公共经济学教程 课件 第15章-农村与城市;第16章--市场经济危机与危机管理.pptx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章农村与城市;引子;近年来,中国正全面进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正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乡一体化”改革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因此,彻底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全面破解城乡关系困局,就必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4/60;15.1城乡关系;2.民国时期城乡关系变迁

在民国时期,南京、上海、苏州、无锡、镇江等,这些城市已成为时人心目中的“大邑”,都市之繁华,生活之优越,有着一般城镇及乡村很???超越的“现代化”。但处在无数村落,市镇包围中的这些城市,却显得十分突兀,因为城乡的差距随着“现代化”在加大。尤其是在乡民们的心目中,城市生活总是显得遥不可及。当然在心理上,还在于乡民总是感觉较市民低等。而在充满优越感的市民心目中,对乡民则素怀有程度不一的鄙薄感。

;3.建国成后城乡关系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坚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因此,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这段时期,我国采取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依靠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来实施优先加速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举措,大力倡导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由此逐步建立起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结构。具体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49-1952年的城乡关系相对自由和谐时期。建国以来,为了改变社会经济落后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秉承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城市乡村统筹兼顾发展的思想,在经济发展上采取的政策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城乡之间有较好的往来交流,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可以较自由地迁移,这个时期城乡关系相对自由和谐,城乡结构比较开放。

(2)1953-1957年的城乡分割体制“二元结构”形成时期。从1953年开始,我国的粮食供应日趋紧张,人口无秩序盲目地迁移,为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确保城市的稳定,保证优先加速发展工业,中国共产党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劝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遣返盲目外流的农民回乡,并且严格限制城市工作单位从农村招收工人,这些措施促进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形成,进一步促使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

;;(3)1958-1978年的城乡分割体制“二元结构”固化时期。这一时期,政府通过人民公社实施集体经营,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生产和农业生产要素的约束限制。农民被完全束缚于农村的集体生产经营中,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完全不能自由流动。1961年以来,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也日益严厉起来,再加上农副产品统购统销以及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有计划的招收工人,城市和农村人口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上被完全禁止。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严重不协调,分割现象明显。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我国城乡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城乡关系出现了新局面。城乡分割和不协调的现象逐渐得以改善。;(4)1978-1985城乡分割体制松动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展开,城乡分割体制出现了松动。首先,党中央转变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举措,不再倡导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而是把改变农业发展的局面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变化,逐渐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带来了城乡生产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再次,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型的农村社会经济体制将农村土地的经营使用权重新交到农民的手里,让农民重新获得自由支配自身劳动的权利,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农村经济得以快速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开始自由流动,城乡关系的不和谐状态有所改善,城乡分割的社会现象有所缓解,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很快又呈现出新的不协调局面。

;(5)1985-2003年城乡差距急剧扩大时期。1985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随之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城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工业增长速度突飞猛进。加上国家对“三农”实施了“多取、少予”的政策,特别是“三统筹、五提留”政策使得农民背上的负担大幅度上升,并且这一时期,农产品价格的涨幅要低于农资价格的涨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或负增长,这一切导致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出现相当大的落差,城乡差距急剧扩大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