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孙寿涛 孟锐峰(2002)参考范文40.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孙寿涛 孟锐峰(2002)参考范文40.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装订处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2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

学习中心:XXX专业:XXX

姓名:XXX学号:XXX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

6.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7.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11.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

12.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13.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

14.货币及其职能研究

15.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6.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

18.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

19.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摘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关键词:认识;实践;辩证关系;统一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去理解这个问题之前就要先确切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含义;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人的实践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要求人形成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实践改造对象的目标和方案,实践相互作用,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践和认识两者互为引导,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实践是认识形成的直接动力,很大程度上引导着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再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不断深化,都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直接经验,得出对事件的认识。不同职业的人,比如科学家与扫地工对世界的认识不同,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但我们必须知到,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获

文档评论(0)

lhmibt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成人学历教育服务10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