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炮制中的名词和术语解释部分.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中药炮制中的名词和术语解释部分

粘连:含糖质或胶质药材遇热易回软产生粘连影响使用。

发汗:鲜药材干燥时堆积放置促使变软、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使内部水分

向外蒸发。

串味:有气味的药材存放在一起气味互相感染。

挥发:具挥发性较多或结晶体药材存放时久易气味散发自然损耗。

失润:油性大、糖质重的药材如过分干燥失去原有的润泽。

松泡:指体轻、质松、断面不实。

坚实:指体重、质坚、断面充实。

粉性:富含淀粉粒。

粘性:富含粘液质断面呈胶状口嚼有粘液。

糖性:含糖分多味甜。

柴性:木化程度高断面呈干柴状。

纤维性:折断面不整齐呈纤维状或裂片状。

糯性:指质软。

粳性:指质硬。

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根茎结合部带有稍粗头部或短根茎习称芦头。如续断、百部、

川牛膝等。

芦碗:根茎类药材地上茎秋脱春生形成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如人

参、竹三七、桔梗、北沙参等。

角质:指含淀粉多加工后糊化呈半透明状质坚硬。如天麻、附片、郁金、玄胡等。

过桥:黄连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培土不当产生两端粗中间细而光滑似搭桥。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起霜:吐脂:茅苍术断面露久便有白毛状结晶析出习称起霜或吐脂。牡丹皮、厚

朴、白鲜皮、锁阳、五味子、山茱萸存放时久也有白色结晶析出也可称为起霜。

茸毛:绒毛:指药材表面细柔毛。如白头翁、祁州漏芦、化橘红、白豆蔻、马前

子、密蒙花、广藿香、仙鹤草等在不同部位生有白色或黄色茸毛。

碱皮:碱性土地生长的药材干燥后常有白色粉霜在表面。如新疆甘草、麻黄根。

嫩蜜:指加热炼至温度约在105-115℃失去水分约3时的炼蜜。此时蜂蜜的颜色

无明显变化稍带粘性。

中蜜:又称“炼蜜”。系指加热煮至失去水分约13温度约在116-118℃时蜂蜜此

时蜂蜜的颜色呈浅红棕色冒起的泡沫带有光泽用食指沾起少许与拇指接触带粘

性感但当两指离开时无白丝。

老蜜:指加热成熬炼至水分大部分蒸发温度约在119-122℃时蜂蜜此时蜂蜜浓稠

不易流动颜色呈红棕色冒起的泡眼亦呈红棕色。用食指沾起少许与拇指接触带粘

性较强当两指离开时可拉出白丝。含纤维较多的药材指蜜丸时适用此种蜂蜜。

四性:又称“四气”是中药性能的表现之一。“四性”即寒、热、温、凉。其中寒与热

温与凉属于两类不同性质。而热与温、寒与凉则分别有共同性但又有程度上的差

异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对某些药材为了较准确地描述其属性在程度上的差异通

常还标以“大热”、“微温”、大寒“等。还有些药材性能较为平和称为平性药。中

药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同治病症的寒热属

性相对而言。例如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中药一般属凉性或寒性相质能够减轻或

消除寒症的中药一般属温性或热性。治疗热症用寒凉药治疗寒症用温热药。即所

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是中药治属的用药法则之一。五味是中药性能的表现之

一。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实际上不止五味还有涩、淡味但一般认为涩附于

酸淡附于甘故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是中药作用的标志。不同味有不同的医

疗作用。中医认为辛有发散行气、行血、养润的作用甘包括甜有补益、和中、缓

急的作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有泻热。燥湿的作用和泻火存期坚阴的作用咸

有软坚散结润下的作用涩与酸的作用相似淡有渗湿利水的作用。中药的“味”是

衡量药材质量标准之一。如薄荷

文档评论(0)

132****74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